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诗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7.5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8-30
总字数:约2.65千字
文档摘要

古诗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C.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A

2.下列诗句中属于描写春天景色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答案:C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孟浩然

C.王维

答案:A

4.被誉为“诗仙”的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答案:B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中“君”指的是()。

A.妻子

B.朋友

C.兄弟

答案:A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

A.卫青

B.霍去病

C.李广

答案:C

7.以下哪句诗表达了思乡之情()。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B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

A.《春望》

B.《登高》

C.《蜀相》

答案:A

9.下列诗人中属于唐代边塞诗人的是()。

A.王昌龄

B.杜牧

C.李商隐

答案:A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的是()。

A.泰山

B.衡山

C.华山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是李白的作品()。

A.《将进酒》

B.《静夜思》

C.《长恨歌》

D.《蜀道难》

答案:ABD

2.下列诗句描写秋天景色的有()。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案:ABD

3.下列诗人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韩愈

B.苏轼

C.杜甫

D.欧阳修

答案:ABD

4.以下关于王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他是山水田园诗人。

C.他的代表作有《山居秋暝》。

D.他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答案:ABCD

5.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有()。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ABD

6.以下属于杜甫作品的是()。

A.《三吏》

B.《三别》

C.《琵琶行》

D.《兵车行》

答案:ABD

7.下列古诗文中包含典故的有()。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答案:ABD

8.以下哪些诗句表达了爱国情怀()。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答案:ABC

9.下列关于白居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诗歌通俗易懂。

B.他倡导新乐府运动。

C.他的代表作有《卖炭翁》。

D.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答案:ABCD

10.以下诗句与友情有关的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诗句。()

答案:正确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答案:正确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的是洞庭湖。()

答案:错误

4.杜牧是晚唐诗人。()

答案:正确

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答案:正确

6.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答案:正确

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说的周瑜。()

答案:错误

8.李商隐和杜牧并称“小李杜”。()

答案:正确

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长恨歌》。()

答案:错误

10.王昌龄擅长写七言绝句。()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

答案:《诗经》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反映百姓生活与情感;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