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感悟焦裕禄同志“三股劲” 的形成及其价值意义.docx
文件大小:41.7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9-04
总字数:约4.94千字
文档摘要

感悟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的形成及其价值意义

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一亲劲、韧劲、拼劲,是其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显著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这些品质不仅体现了焦裕禄的个人精神,更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具备的素养和品质,大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应该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一、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的时代价值

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体现了一种深厚的群众情感和深厚的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在新时代的语境下,这种“亲劲”传递的是一种亲民、爱民、为民的价值追求。焦裕禄同志能够深入基层,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情感上的,更是情感与行动的结合。在今天,这种“亲劲”启示我们,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公民,都应当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通过深入的沟通和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焦裕禄干事业的那股“拼劲”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探索创新,不断地突破自我,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焦裕禄同志的“拼劲”启示我们,在任何时代,都需要这种不惧风险、敢于挑战、敢于胜利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推动个人成长、组织创新、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焦裕禄同志抓工作的那股“韧劲”体现了一种勤于工作、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当年,焦裕禄刚到兰考,就深入调研,并成立了“三害”调查队,彻底摸清了风沙、内涝、盐碱这“三害”形成的原因、分布、现状,这一工作为改变兰考灾情,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明白,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体现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二、焦裕禄同志生平及“三股劲”的形成背景

(一)焦裕禄同志的生平简介

焦裕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焦裕禄同志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学习的榜样[2]。焦裕禄同志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耳濡目染了人民的疾苦和不公,这使他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他在青年时期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的工作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恪尽职守,勤政为民。他的政治生涯中,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共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等。在这些岗位上,他始终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人民的声音,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他的工作风格务实高效,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深受人民的爱戴和尊敬。特别是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面对当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带领全县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自救活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焦裕禄“三股劲”的形成背景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建设的挑战。这是一个旧社会的解体、新社会的建立同步进行的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焦裕禄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承担起了为人民服务的重担。他的“三股劲”,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

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形成还与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奉献”“自强不息”等价值观念,为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同时,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两个务必”和“两个敢于”的精神遗产,也为他的精神赋予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强烈的使命感。

焦裕禄精神的形成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人,国家面临着资源分配、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治理等一系列挑战[3。在这个过程中,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体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风貌,这是对中国社会特定环境下积极向上的历史回答。焦裕禄精神的形成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有关。焦裕禄同志的个人经历,特别是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坚定信念、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个人品质,是他能够成为“时代楷模”的重要原因。

三、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的具体表现及现实指导意义

(一)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

焦裕禄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其在工作中对群众所表现出的深厚的“亲劲”,是其精神中最为人称道的特质之一。这种“亲劲”,即指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贴心关怀,具体在其工作中表现为一种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公仆本色。

焦裕禄同志的“亲劲”在于他对群众疾苦的同感和共情。他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期间,正值该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三害”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焦裕禄同志没有置身事外,而是同当地群众一样,同甘共苦。他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