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庞红卫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如何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形势、概念与机制1如何应对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制度、途径与工具2CONTENTS目录
如何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形势、概念与机制1Part
一.如何认识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总体形势1、形势有多严峻——来自统计数据的警示总体趋势:持续下降,2017年相比2016年下降18%,2018年相比2017年下降3%,2019非正常死亡人数持续下降,2020年受疫情影响小幅上升。下降最快:溺水、交通事故波动最大:火灾增长最快:心理危机引发的自杀与疑似自杀事件(方式、地区、时段、学段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1年春季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通知.pdf2017年以来心理危机事件形势持续严峻。2020年尤其突出,2021年开学以来,问题同样突出。
二、如何认识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概念与机制2、中小学生为何自杀——从理论到实践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突发的、重大的事件时,由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而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应急源与危机事件(1).ppt心理危机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失衡,不但关注失衡的表现,更关注引起失衡的内外部因素互动关系。中小学生为何自杀?(我们的调研)
CompanyLogo长时间居家带来的烦躁、焦虑、抑郁情绪积压,导致原有心理问题加重,厌学与网络成瘾现象更加明显。科学地认识消极情绪与心理问题连续性非常健康者非常不健康者心理疾病心理困扰心理健康心理问题(一般、严重)亚健康(消极情绪)
4.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外部应急源——个体性事件增加自然灾害蓄意人為(社会恶性事件非蓄意人為/意外(社会重大灾难)校园冲突暴力个体性事件水灾/震灾/风灾/海啸等天然灾害旱灾、饥荒动物袭击战争、恐怖攻击家庭暴力、虐待强暴、性侵暴力犯罪、绑架火灾气爆/尘爆等意外爆炸事件车祸、船难等交通事故建筑物、大楼倒塌校园暴力、欺凌(直接/间接)目击暴力/伤害事件目击父母的恐惧反应遭遇死亡相关事件突发危及生命的威胁突发危及生命的疾病手术或疾病对身体或生活造成的伤害学业挫败家庭变故(离婚与破产)人际冲突(包括师生冲突、亲子冲突)可能引发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压力事件
浙江全省各地心理热线中集中反映的问题(延期开学后期)延期开学后期,开始进入线上学习阶段。2020年3月10日—4月12日,从全省心理热线来电情况来看,求助对象来看,主要是家长,占78%;从年段来看,主要是中学生家长,占80%。来电反映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亲子教养、情绪低落和焦虑(如图所示),其中亲子教养问题所占比最高,达68%。亲子冲突问题01情绪低落问题02焦虑情绪问题03部分有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的学生,情绪持续低落。线上学习期间,学生普遍感觉到焦虑,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线上学习期间,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态不满意,如觉得孩子自控力差,边学边玩游戏;网络依赖等,又不知如何管教。亲子冲突增加。
一、如何认识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面对危机的态度1.中小学心理危机形势严峻,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有侥幸心理。2.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应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统一规划,常规开展。3.中小学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工作可以有效防范与减少危机事件,但不能完全杜绝。自杀事件发生率全球自杀比例(2.8-4.2/100000)及规律
如何应对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制度、途径与工具2Part
(一)疫情背景下学校心理危机的形势研判每年开学前后,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都会呈现一个集中爆发阶段,特别是春季(3-5月)开学,心理危机事件尤为集中。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各种因素叠加,开学前后的心理危机形势严峻。研判1:开学的前后两周,特别是前后一周,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将会“井喷式”爆发。研判2:家庭将是心理危机事件集中爆发的地点,亲子冲突将是引爆危机事件的最重要因素。疫情背景下心理危机形势研判
(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危机的干预制度建设心理危机事件有极大的隐蔽性,识别与筛查难度大,责任重。四大困境:固定人员、明确工具与机制、家校协同、医教结合。四大制度:预警通报制度、筛查干预制度、培训制度(分管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全面调研制度2014年,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筛查工作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014[66]号),启动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制度建设。2018年,提高危机筛查与培训的精准度,持续启动专题培训班,加大与卫生机构合作,出台相关文件。2015年,出台《关于全面建立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