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个案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服务个案中的运用.docx
文件大小:41.6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9-04
总字数:约4.39千字
文档摘要

个案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服务个案中的运用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张阿姨,女,58岁,初中文化,无工作,家住城中村小区,张阿姨的丈夫常年打零工,夫妻关系较好,育有三个孩子,其中2个女儿远嫁外地,1个儿子在邻县乡镇中学教书、未婚,但平时联系较少。

(二)背景资料

服务对象患有抑郁症,表现出情绪非常低落,外出较少、不喜社交但独自在家又会感到害怕,孤独情绪较严重有时会感到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服务对象社会交往较少,但与其妹妹关系密切。服务对象在服用抗抑郁类药物,但时常间断,有想找工作缓解经济压力的想法,但对自己没有信心。

二、分析预估

(一)问题及需求分析

1.生理方面:服务对象患有抑郁症,经常性失眠,很多时间感觉身体乏力,身体各项机能出现紊乱;

2.情绪方面:服务对象负面情绪严重,有自杀倾向,经常产生消极、焦虑不安等悲观情绪,且这些情绪不能得到良好的宣泄;

3.经济方面:服务对象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丈夫打零工收入,且服务对象需要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控制病情,家庭负担较重;

4.社交方面:服务对象与子女的关系都不太和谐,对子女的家庭、婚姻问题进行简单归因,且总

是担心邻居在背后议论自己,与外界交流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网络。

(二)环境中的优势资源

1.个人层面:服务对象有自我改变的动机,能够主动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服务对象智力正常,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从事简单的工作,以此增加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2.家庭层面:服务对象夫妻关系较好,其丈夫老实本分,对服务对象主动关怀、不离不弃。服务对象的妹妹会经常去家中探望,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

3.社会层面:服务对象所在街道、社区会不定期开展入户探访工作,服务对象熟知网格员的联系方式,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并且服务对象所在社区建有综合性的党群服务中心,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

(三)服务理论

1.危机介入理论。危机介人是指直接走进正在遭受危机的个人、家庭或群体的生活中,通过介入服务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或摆脱危机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危机介入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等专业服务,帮助服务对象回归正常生活。在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者介入之初多次表达有轻生的念头,处于危机状态,需要社会工作者紧急介入,协助其摆脱轻生的想法,保障其生命安全。同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关系、所处社会环境,关注其深层次诉求,从而协助其解决危机背后的问题,为其生活注入新的希望,避免下一次危机的产生。

2.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因此在个案辅导过程中要运用同理、真诚、积极的关怀等方法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帮助案主调整认知,改变不切实际的期待及偏颇的想法,加强自我控制能力,构建新的自我认知系统。在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对子女家庭婚姻问题与自身关系认知有偏差,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帮助其树立积极的认知和情绪应对机制,引导服务对象转变认知,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

3.个案管理模式。个案管理模式强调从综合介入的视角管理案主的需要,由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取个案管理模式,评估问题、制定计划,链接心理咨询师、公益性岗位、社区志愿服务队等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建立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系统。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心理危机,改善重塑认知行为,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建立起服务对象的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网络,提升服务对象应对困境挑战的能力。

2.阶段目标

(1)缓解服务对象的抑郁情绪,帮助服务对象消极负向心理向积极正向转化;

(2)协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认知,加深家庭之间的理解和互动;

(3)链接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帮助,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4)引导服务对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其自信心,帮助服务对象构建多重社会支持网络。

(二)服务策略

1.与服务对象保持密切联系,持续进行危机评估与跟踪,关注服务对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为服务对象注入希望,获得服务对象不自杀承诺,确保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

2.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通过接纳、倾听、同理、鼓励、尊重等专业手法,对服务对象进行情感支持和情绪疏导,引导其打消一直以来的消极心理认知,鼓励服务对象积极面对生活。持续跟进服务对象需求并要相信家属关心关爱和社工的专业化服务。

3.开展个案管理,链接心理咨询师,为服务对象开展公益心理咨询;利用社会工作者是党代表的资源优势,为服务对象链接适合的工作;链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增加服务对象同辈互动和社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