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实意涵和培育路径探究.docx
文件大小:42.18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9-04
总字数:约5千字
文档摘要

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实意涵和培育路径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中国梦”,人民幸福就是“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之一。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代表,是人民幸福的主体和推动者,有必要承担起推动“中国梦”实现的责任。但现阶段我国文化环境复杂,少数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自身对幸福的认知及其对幸福的追求意识不足,这会削弱大学生追求幸福、积极推动和创造社会幸福的动力。

一、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现实意涵

从教育实践的层面看,培养大学生的幸福观需要从现实角度把握幸福观发展的内在意义,这需要让大学生认识幸福本质、当前时代的幸福特征以及幸福观念对于个人发展和成长的价值。只有在正确认识幸福观后才能使其建立内在的追求和创造幸福的意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幸福观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幸福思想基础之上的,同时也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幸福观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幸福观思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论著中观点来看,其对于幸福本质和幸福意识的认知有三个核心观点:

其一,一切幸福都源于奋斗。“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离不开辛勤劳动的,都是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中“幸福与劳动创造辩证统一”的高度概括,实际上奋斗幸福观也包含另一层内涵,即认为奋斗本身就是人存在与社会的价值所在,是人内在幸福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同时也是创造物质幸福和一般精神幸福的必要条件。

其二,以人民幸福为根本旨归。“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幸福、恢复民族的繁荣昌盛,就是我党的重要责任和最初目标[2”,党对人民幸福的追求本质上是对集体幸福的长远追求,作为时代青年的代表,大学生要将人民幸福作为根本追求。

其三,共建与共享幸福。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期望和要求不断丰富、标准不断提升,在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大前提下,创造幸福的难度有所提升,因此需要引导大众积极投身创造和实现幸福的民族事业中来,同时也需要均衡的分配幸福,这样才能长久地激发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让广大青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建设者。

具体到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新时代幸福观的内涵是认识奋斗在实现幸福时的重要性、认清个人幸福与民族与国家幸福的关系,同时建立实现中国梦的理想担当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二、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价值意蕴

结合新时代幸福观的内涵来看,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会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具体发展等带来重要影响。

第一,满足大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基本需要。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过速,而精神文明教育和文化环境管控相对滞后,这导致非主流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在国内大范围传播,例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审美标准的错乱等,这会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新时代幸福观教育能够配合基础思政教育,矫正大学生对“物质幸福”的单一认识、错误认识,维持其三观的正确发展,使其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能够良好发展,并从更高层次的奋斗和追求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幸福体验。

第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是时代的书写者,他们是社会中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代表群体,他们所代表的先进精神、思想也能够通过各类社会岗位传递到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整体发展。当前我国部分群众对于幸福的认知较为片面,针对大学生的新时代幸福观教育能够扭转这种负面影响,并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将正确的幸福观导向社会,从而改善社会精神文明氛围,强化社会内在的发展动力。

第三,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梦”以来,新时代幸福观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可以说新时代幸福观是与“中国梦”并生的,新时代幸福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基础,“中国梦”则是新时代幸福观追求的目标。针对大学生的新时代幸福观教育能够促进其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梦”,一方面强化其内在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激情和活力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从而全面带动全体人民对“中国梦”的追求。

三、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实现路径

幸福观最终将用于指导大学生的现实学习和发展,因此需要在理论教育之外开展更深人的实践教育,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奋斗、爱国、担当和自我实现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其形成主观的意愿,因此具体的实践教育仍要着眼于这四个方面,但重点要向实践层面倾斜。

(一)用奋斗为幸福开辟道路

奋斗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幸福的基本要素,虽然奋斗的过程是艰辛、长期和曲折的,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过程体验为人创造了改变、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这种变化带来的喜悦感是实现幸福的基本条件,而经历这种变化的过程则是实现幸福的路径。

新时代幸福观强调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3],其实际上包括了两层内涵:其一,幸福源于劳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人(相对于动物)的先进性就在于人类会开展有目的的劳动,劳动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