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从民国私营银行到当代:经营风险法律规制的历史镜鉴与启示.docx
文件大小:39.77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9-04
总字数:约2.91万字
文档摘要

从民国私营银行到当代:经营风险法律规制的历史镜鉴与启示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中,民国时期的私营银行与当下的民营银行均占据着独特而关键的地位。民国时期,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市场需求增长的背景下,私营银行蓬勃兴起。自1912年至1927年,全国新增私营银行186家,像“北四行”(盐业、金城、大陆和中南银行)与“南三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及浙江实业银行)等,在金融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私营银行在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促进资金融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经营风险。由于当时金融市场尚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