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典》数据人格权保护案例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根据《民法典》,个人信息的定义不包括以下哪项?
A.姓名
B.生物识别信息
C.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信息
D.电子邮箱地址
2.个人信息处理应当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
A.合法原则
B.任意原则
C.正当原则
D.必要原则
3.个人信息主体行使查阅权时,处理者应当在()内回应。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4.以下哪项不属于个人信息处理者的法定义务?
A.保证信息安全
B.公开处理规则
C.无条件共享信息
D.明示处理目的
5.根据《民法典》,处理个人信息时,可以不征得同意的情形是()。
A.商业营销
B.为公共利益所需
C.个人兴趣调查
D.第三方推广
6.个人信息泄露后,处理者应当立即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通知主管部门
B.告知个人信息主体
C.隐瞒事件
D.采取补救措施
7.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信息的()类别。
A.一般信息
B.敏感信息
C.公开信息
D.匿名信息
8.个人信息删除权行使的条件不包括()。
A.处理目的已实现
B.个人撤回同意
C.信息已公开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保存期限未届满
9.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
A.公开所有信息
B.遵守保密义务
C.无需征得同意
D.自由使用信息
10.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安全保护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
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无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A.合法
B.正当
C.必要
D.任意
2.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包括()。
A.查阅权
B.复制权
C.更正权
D.删除权
3.处理个人信息时,可以不征得同意的情形有()。
A.为订立合同所必需
B.为履行法定职责所必需
C.为公共利益所需
D.为学术研究所需
4.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义务包括()。
A.采取技术措施
B.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C.随意共享信息
D.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5.个人信息处理者公开处理规则时,应当包括()。
A.处理目的
B.处理方式
C.信息种类
D.保存期限
6.以下哪些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A.医疗健康信息
B.金融账户信息
C.公开的姓名
D.匿名化数据
7.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中,处理者应当通知的对象包括()。
A.主管部门
B.个人信息主体
C.媒体
D.无关第三方
8.个人信息处理者征得同意时,应当()。
A.明示目的
B.取得书面同意
C.允许撤回同意
D.无需解释
9.根据《民法典》,个人信息包括()。
A.电子方式记录的信息
B.其他方式记录的信息
C.无法识别个人的信息
D.匿名化信息
10.个人信息更正权行使时,处理者应当()。
A.及时核实
B.无需行动
C.予以更正
D.拒绝更正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处理个人信息,如果是为了签订合同所必需。()
2.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仍然属于个人信息。()
3.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处理者删除其个人信息,无需任何条件。()
4.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征得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的同意。()
5.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公开处理规则,但无需明示处理目的。()
6.生物识别信息不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7.个人信息泄露后,处理者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8.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无需遵守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9.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随意共享个人信息给第三方。()
10.个人信息删除权只能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行使。()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简述《民法典》中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原则。
2.个人信息主体在《民法典》中享有哪些权利?
3.列举处理个人信息时可以不征得同意的三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