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困境与突破:理论、实践与完善路径.docx
文件大小:38.54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9-05
总字数:约3.09万字
文档摘要

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困境与突破:理论、实践与完善路径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民事诉讼活动里,证据宛如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证据失权制度作为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关键构成部分,对当事人的举证行为以及诉讼进程起着重要的规制作用。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民事诉讼领域也在持续革新,证据失权制度应运而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该制度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从立法层面来看,我国关于证据失权制度的规定较为分散,主要散落于《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之中,存在规定模糊、缺乏统一标准的状况。例如,对于举证期限的确定、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等关键问题,法律条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