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法律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民法B.刑法C.宪法D.诉讼法
答案:C
2.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8周岁B.16周岁C.出生D.18周岁
答案:C
3.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A.着手实施盗窃B.为盗窃准备工具C.盗窃后销赃D.盗窃被发现后逃跑
答案:B
4.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
答案:B
5.合同的订立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A.要约和承诺B.提议和同意C.邀请和接受D.商量和决定
答案:A
6.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A.原告B.被告C.证人D.共同诉讼人
答案:C
7.以下哪种权利属于人身权()
A.财产所有权B.债权C.生命健康权D.知识产权
答案:C
8.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日内送达当事人。
A.3B.5C.7D.10
答案:C
9.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一年B.两年C.三年D.五年
答案:A
10.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A.个人全部财产B.认缴的出资额C.实缴的出资额D.家庭财产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渊源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答案:ABCD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不违背公序良俗
答案:ABCD
3.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以下哪些属于物权()
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D.债权
答案:ABC
5.合同的担保方式有()
A.保证B.抵押C.质押D.留置和定金
答案:ABCD
6.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A.拘传B.训诫C.责令退出法庭D.罚款和拘留
答案:ABCD
7.以下哪些属于行政行为的特征()
A.从属法律性B.裁量性C.单方意志性D.效力先定性
答案:ABCD
8.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客体C.劳动法律关系内容D.劳动法律关系事实
答案:ABC
9.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包括()
A.股东符合法定人数B.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C.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D.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和有公司住所
答案:ABCD
10.我国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错误
2.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正确
3.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
答案:正确
4.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不明确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答案:正确
5.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答案:错误
6.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答案:正确
7.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答案:正确
8.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答案:正确
9.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
答案:正确
10.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案: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客体是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等;内容是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