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观方面要求是?
A.故意
B.过失
C.无过错
D.严格责任
2.下列哪项不属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客观行为?
A.提供互联网接入
B.提供服务器托管
C.直接实施网络诈骗
D.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无年龄限制
4.该罪的情节严重标准通常不包括?
A.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B.帮助对象众多
C.行为人主观善意
D.造成严重后果
5.单位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时,处罚对象是?
A.仅处罚单位
B.仅处罚直接责任人员
C.处罚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
D.不处罚单位
6.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最高刑期是?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B.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C.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7.下列哪项是认定“明知”的因素?
A.行为人的学历
B.交易价格或方式明显异常
C.行为人的年龄
D.帮助行为的时间
8.该罪与诈骗罪的关系是?
A.法条竞合
B.想象竞合
C.吸收关系
D.独立罪名
9.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侵犯的法益主要是?
A.个人财产权
B.社会管理秩序
C.网络安全
D.公共安全
10.下列哪项不属于司法解释中“情节严重”的情形?
A.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
B.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
C.帮助行为未造成损失
D.导致被害人自杀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客观行为包括?
A.提供网络存储
B.提供通讯传输
C.提供广告推广
D.提供法律咨询
2.下列哪些情形可能认定为“明知”?
A.经监管部门告知仍实施
B.交易价格或方式明显异常
C.行为人自称不知情
D.逃避监管或规避调查
3.该罪的主体可以是?
A.自然人
B.单位
C.未成年人
D.外国组织
4.“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包括?
A.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B.帮助对象众多
C.造成严重后果
D.行为人主观过失
5.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共同犯罪的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通谋
B.帮助行为独立性
C.刑罚轻重
D.主观明知程度
6.下列哪些行为可能不构成本罪?
A.不知情提供技术支持
B.情节显著轻微
C.主动中止帮助
D.被胁迫帮助
7.该罪的刑罚包括?
A.有期徒刑
B.拘役
C.罚金
D.没收财产
8.司法解释中“支付结算”帮助包括?
A.提供银行账户
B.提供第三方支付
C.提供现金交易
D.提供数字货币转换
9.认定“情节严重”时,需要考虑?
A.帮助持续时间
B.帮助对象数量
C.行为人动机
D.社会影响
10.该罪可能与其他犯罪竞合,如?
A.诈骗罪
B.非法经营罪
C.侵犯著作权罪
D.洗钱罪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要求行为人必须与正犯有通谋。
2.单位不能成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体。
3.主观“明知”包括应当知道的情形。
4.该罪的情节严重标准仅以违法所得数额认定。
5.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always构成本罪。
6.帮助行为必须实际上促进了犯罪完成。
7.该罪是行为犯,不需要实际危害结果。
8.行为人如能证明自己不明知,可不构成犯罪。
9.该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10.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情节严重”的具体数额标准。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简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件。
2.说明“明知”在认定该罪时的判断标准。
3.分析该罪与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区别。
4.列举司法解释中“情节严重”的三种情形。
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案:1.A2.C3.B4.C5.C6.A7.B8.D9.B10.C
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2.ABD3.AB4.ABC5.AB6.AB7.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