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52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省市县境内的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始建于1975年,总库容达38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2万亩,保护下游3个乡镇、8万人口及15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
经过多年运行,水库大坝存在渗漏问题,溢洪道设施老化,闸门启闭设备运行不畅,放水设施局部损坏,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已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运行和防洪安全。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对该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次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防渗处理、溢洪道加固改造、闸门及启闭设备更新、放水设施维修加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更新完善等。工程总投资约2800万元,计划工期为12个月。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8℃,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工程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为砂岩、泥岩互层,局部存在软弱夹层,地质构造较为发育,需在施工中特别注意。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52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省市县境内的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始建于1975年,总库容达38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2万亩,保护下游3个乡镇、8万人口及15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
经过多年运行,水库大坝存在渗漏问题,溢洪道设施老化,闸门启闭设备运行不畅,放水设施局部损坏,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已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运行和防洪安全。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对该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次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防渗处理、溢洪道加固改造、闸门及启闭设备更新、放水设施维修加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更新完善等。工程总投资约2800万元,计划工期为12个月。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8℃,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工程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为砂岩、泥岩互层,局部存在软弱夹层,地质构造较为发育,需在施工中特别注意。
二、施工总体部署
我们将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科学组织、文明施工为总体指导思想,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完成。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我们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将组织精干力量进场,完成临时设施搭建、施工道路修筑、测量控制网布设等基础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在大坝下游选择合适位置建设施工营地,既方便施工管理,又能减少对水库正常运行的影响。同时,我们将提前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为防汛施工做好准备。
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我们将按照先水下后水上、先基础后上部的原则,科学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大坝防渗处理将选择在枯水期进行,采用帷幕灌浆工艺,确保防渗效果;溢洪道加固将分段施工,保证水库正常泄洪功能;闸门更新将采用边拆边装的方式,最大限度缩短工期。
在施工高峰期,现场将投入各类施工设备30余台套,施工人员达120人。我们将实行两班倒工作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但夜间施工将严格控制噪音,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同时,我们将建立完善的现场协调机制,每天召开班前会,每周召开生产调度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工程收尾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质量检查、缺陷修复、场地清理等工作。特别是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确保各项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环保要求,控制施工扬尘和噪音,妥善处理施工废水,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
三、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各项施工任务安全高效完成。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我们多年的施工经验,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大坝防渗处理作为本工程的重中之重,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帷幕灌浆技术。施工前,我们将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最佳灌浆参数,包括浆液配比、灌浆压力和段长等。灌浆孔的布置将呈梅花形,孔距控制在1.5米左右,确保形成连续有效的防渗帷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时,我们将适当加密灌浆孔,并采用分段灌浆的方法,保证防渗效果。灌浆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控制抬动变形,实时监测灌浆压力和吸浆量,确保大坝结构安全。
溢洪道加固改造工程,我们将采用分段施工、交替作业的方式。对溢洪道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老化混凝土和松动部分,然后铺设钢筋网,浇筑高强度抗冲刷混凝土。在闸门槽改造中,我们将采用激光定位技术,确保闸门槽的尺寸精度满足设计要求。为减少对水库运行的影响,我们计划在汛期前完成溢洪道主体加固工作,确保汛期安全度汛。
放水设施维修加固将采用内衬钢管的方案,既解决了老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