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质量标杆评价准则》(征求意见稿).pdf
文件大小:334.3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9-04
总字数:约9.14千字
文档摘要

T/HNAFQXXXX—XXXX

质量标杆评价准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质量标杆评价原则、申报条件、评价内容、评价程序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质量标杆的评价活动,企业内部进行质量评价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质量

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源自:GB/T19000—2016,3.6.2]

标杆

针对相似的活动,其过程和结果代表组织所在行业的内部或外部最佳的经营实践和绩效。

[源自:GB/T19580—2012,3.6]

质量标杆

在质量方面,针对相似的活动,其过程和结果代表组织所在行业的内部或外部最佳的经营实践和

绩效。

4评价原则

自愿性

符合评价范围和条件的企业自愿提出申请。

客观性

评价过程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公正无偏。

一致性

评价方法宜保持一致,以保证结果的相对稳定且可比。

保密性

参与评价的所有人员,不得私自泄露评价过程和结果信息。

透明性

评价过程及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申报条件

1

T/HNAFQXXXX—XXXX

a)依法在本行政区域设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正常运行5年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放宽

至3年以上。

b)取得较好的质量效益,近三年至少有两年保持盈利。

c)近3年未发生重大(含)以上安全、环保、质量事故,且无处于惩戒执行期内的严重失信记录。

d)申报主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应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技术

特点,聚焦实际场景应用需求和重点问题。

e)申报的经验已在本企业系统应用,有效促进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取得显著的经营绩效。

f)申报的经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并承诺被遴选为质量标杆后,

积极参与相关分享交流活动。

6申报要求

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

申报的经验应聚焦质量管理能力提质升级、质量技术创新应用、产品可靠性显著提升、品牌建设

强力推进等方向,并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申报的经验所应用的管理方法(技术)符合科学规律,符合质量管理基本规则。所借鉴的管理方法

(技术)能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应用,并具有创新性,或是企业结合实际独创且有效的管理方法。

具有系统性和示范性

申报的经验应是企业推广多年的成熟方法,经验介绍应逻辑清晰,内容完整,能展示对该管理方

法(技术)的系统性应用情况,如包括相关的推进目标、组织保障、政策制度、资源配置和实施过程等。

用证据表明,应用该管理方法(技术)提升企业质量管控能力的典型经验,在同行业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

借鉴性。

具备显效性和发展性

申报的经验应以相关的数据和事实说明,通过应用该管理方法(技术)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水平得到

明显提升。鼓励展示连续多年数据,以及与竞争对手和标杆的对比数据,以说明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

水平。

7评价程序

下发通知

组织单位每年下发质量标杆遴选活动通知,确定质量标杆遴选的条件、申报内容、报送时间等要

求。

企业申报

满足申报条件的企业本着自愿原则,按照要求准备并按时报送申报材料。

资格审查

组织单位成立资格审查组,重点对申报条件的符合性进行审查和确认。

专家评价

7.4.1成立评价组

组织单位每年根据质量标杆申报的实际情况,从专家库中选择相应领域和行业的专家组成评价组。

评价组产生后,组织单位指定或经全体成员投票选举产生评价组长1人、副组长若干人。评价组长主持

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果负责。评价组成员人数根据当年申报单位数量确定,评价组长根据任务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