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工具是旧石器时代常见的?A.石斧B.陶碗C.铁锄
2.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是?A.蛋壳黑陶B.彩陶C.白陶
3.殷墟位于今天的?A.河南安阳B.陕西西安C.山东济南
4.山顶洞人属于?A.直立人B.智人C.能人
5.最早使用金属工具的是?A.新石器时代B.青铜时代C.铁器时代
6.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A.黄河流域B.长江下游C.珠江流域
7.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址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大汶口遗址
8.以下哪种葬式较为特殊?A.土葬B.火葬C.悬棺葬
9.甲骨文主要刻写在?A.青铜器B.竹简C.龟甲兽骨
10.红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是?A.玉猪龙B.玉琮C.玉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有?A.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良渚遗址D.贾湖遗址
2.考古发掘的方法有?A.探方发掘B.大面积揭露C.水下考古D.航空考古
3.以下哪些是判断遗址年代的方法?A.放射性碳年代测定B.地层学C.类型学D.古地磁测年
4.青铜时代的代表性器物有?A.鼎B.爵C.尊D.鬲
5.下列属于考古学分支学科的有?A.环境考古学B.农业考古学C.科技考古学D.动物考古学
6.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技术有?A.锤击法B.碰砧法C.压制法D.磨制法
7.以下哪些属于中国古代都城遗址?A.西安城遗址B.北京城遗址C.邺城遗址D.洛阳城遗址
8.考古绘图包括?A.平面图B.剖面图C.器物绘图D.遗址复原图
9.以下哪些是中国史前文化的特点?A.多元一体B.独立发展C.交流融合D.单一模式
10.水下考古对象包括?A.古代沉船B.水下遗址C.出水文物D.海底地貌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考古学研究对象仅为古代人类的遗物。(×)
2.地层学是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判断遗址年代早晚。(√)
3.所有出土文物都需要立刻进行修复。(×)
4.碳十四测年法可以精确测定任何年代的文物。(×)
5.龙山文化以黑陶为主要特征。(√)
6.考古发掘可以随意进行,无需审批。(×)
7.类型学主要用于分析文物的形态演变。(√)
8.古代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都是死者生前使用过的。(×)
9.田野考古工作的第一步是调查。(√)
10.仰韶文化早于河姆渡文化。(×)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考古学的研究目的
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交流等。通过研究遗物、遗迹,重建人类历史,揭示人类发展规律,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
2.举例说明地层学在考古中的应用
比如在一处遗址,底层的地层年代更早。若发现不同时期地层,可判断下层出土文物早于上层,进而理清遗址不同时期堆积顺序与文化发展脉络。
3.简述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出现磨制石器,发明陶器,有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开始定居生活,形成不同文化类型与社会组织。
4.简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承载历史文化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物能让后人了解先辈智慧与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保护。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平衡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在进行考古发掘前要充分评估文物保护条件。发掘中运用科学技术,最大程度保护文物。发掘后及时保护修复。不能为追求发掘成果而忽视保护,应让二者相互促进,以更好传承历史文化。
2.谈谈你对考古学跨学科研究的认识
考古学跨学科研究很有必要。与地质学、生物学合作可了解古代环境;和物理学、化学结合能分析文物成分、年代。多学科融合能拓展研究视角,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考古成果,推动考古学发展。
3.举例说明考古发现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如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朝的存在,为研究商朝政治、文化、社会等提供珍贵资料,填补了历史空白,纠正了一些传统认知,改写和完善了中国古代史。
4.怎样提高公众对考古学的认知和兴趣?
可以通过举办考古成果展览、科普讲座,让公众近距离接触考古文物。利用新媒体传播考古知识,制作有趣的纪录片、短视频等。开展考古体验活动,激发公众对考古学的好奇心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