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诗经考试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诗经》中收录的诗歌大多来自哪个时期?
A.夏朝
B.商朝
C.西周至春秋中期
D.战国
答案:C
2.《诗经》在当时被用作()
A.娱乐读物
B.儿童启蒙书籍
C.外交辞令和祭祀等典礼配乐歌词
D.史书
答案:C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诗经》的“六义”?
A.风
B.雅
C.颂
D.史
答案:D
4.《关雎》出自《诗经》中的()
A.《周南》
B.《召南》
C.《卫风》
D.《郑风》
答案:A
5.《诗经》中“风”有多少篇?
A.160篇
B.105篇
C.40篇
D.31篇
答案:A
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中的()
A.《蒹葭》
B.《采薇》
C.《七月》
D.《桃夭》
答案:A
7.《诗经》中“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其中“小雅”有()篇。
A.74篇
B.31篇
C.105篇
D.40篇
答案:A
8.下列诗句中属于《诗经·卫风·氓》的是()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C.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案:A
9.《诗经》中的“颂”是用于()的诗。
A.宗庙祭祀
B.宫廷宴会
C.民间集会
D.送别
答案:A
10.《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是()
A.赋
B.比
C.兴
D.以上都是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属于《诗经》“风”中的部分?
A.邶风
B.鄘风
C.齐风
D.秦风
答案:ABCD
2.《诗经》在历史上的作用有()
A.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B.为古代文学创作提供典范
C.传承古代文化
D.提供音乐素材
答案:ABCD
3.下列诗句运用了“比”的手法的是()
A.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B.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C.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答案:AB
4.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B.有些反映了爱情中的挫折和痛苦
C.有一定的礼教束缚痕迹
D.都很直白大胆
答案:ABC
5.《诗经》的语言特点包括()
A.古朴简洁
B.富有音乐美
C.多为四言诗
D.词汇丰富
答案:ABCD
6.以下属于《诗经·小雅》中的诗是()
A.《鹿鸣》
B.《天保》
C.《采薇》
D.《生民》
答案:ABC
7.《诗经》中描写农事活动的诗有()
A.《七月》
B.《芣苢》
C.《大田》
D.《无羊》
答案:ABCD
8.从《诗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
A.政治制度
B.风俗习惯
C.生产方式
D.思想观念
答案:ABCD
9.下列关于《诗经》的收集,说法正确的是()
A.有采诗官收集
B.有公卿献诗
C.是孔子一人收集整理的
D.是民间自发收集整理的
答案:AB
10.《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体现在()
A.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B.对后世诗歌的表现手法有深远影响
C.影响了后世诗歌的题材
D.奠定了古代文学的抒情传统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答案:正确
2.《诗经》中的“颂”都是赞美祖先的诗。()
答案:错误
3.《诗经》的作者是孔子。()
答案:错误
4.《关雎》表达的是一种热烈奔放的爱情。()
答案:错误
5.《诗经》中的诗都是四言诗。()
答案:错误
6.《诗经》中的“雅”都是宫廷乐歌。()
答案:错误
7.《氓》是一首弃妇诗。()
答案:正确
8.《诗经》的表现手法只有赋、比、兴三种。()
答案:错误
9.《蒹葭》一诗意境朦胧,富有美感。()
答案:正确
10.《诗经》在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学习。()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诗经》“六义”的内涵。
答案:“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下层贵族所作;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比喻;兴是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2.请简要分析《关雎》的艺术特色。
答案:《关雎》采用了“兴”的手法,先以雎鸠鸟起兴,引出男女爱情主题。语言优美,多为四言句,节奏感强。情感表达含蓄委婉,体现了古代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道德观念。
3.举例说明《诗经》中的农事诗反映了怎样的古代农业生产情况?
答案:如《七月》,它反映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