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pptx
文件大小:541.94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9-04
总字数:约2.67千字
文档摘要

;学习任务一:

1.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

2.完成作业本预学一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

1.读课文,标注把握不准的字音,划分把握不准的语句节奏。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完成作业本预学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习任务三:;文言字词整理

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

;古今异义:

①学而时习之(古义:按时;今义:时间)

②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今义:一日)(古义:泛指多次,虚数;今义:数词,三)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义:诚信;今义:相信)

④温故而知新(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好的方面,优点;今义:善良)

⑥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①乐??

不亦乐乎(快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快乐)

②而?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学而时习之(表承接,然后)

博学而笃行(表并列,并且)

③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得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知道)

④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做,当)

;词类活用

①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②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③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饭

④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⑤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记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舍弃别人的短处的句子:??????????,??????????????。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4.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5.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7.《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

8.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9.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10.《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应有坚定志向的;一个人立下了的志向,是不能轻易改变的的。

;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记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舍弃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

4.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