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物权法试题及答案司考题.doc
文件大小:27.3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9-04
总字数:约3.29千字
文档摘要

物权法试题及答案司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物权中,属于主物权的是()

A.地役权

B.抵押权

C.质权

D.所有权

答案:D

2.甲将自己的房屋转让给乙,乙支付价款后未办理过户登记。后甲又将该房屋转让给不知情的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该房屋的所有权归()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共有

答案:C

3.下列关于留置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留置权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

B.留置权人丧失对留置物的占有,留置权消灭

C.留置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D.留置权的成立不需要债权已届清偿期

答案:B

4.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A.不得抵押

B.一并抵押

C.可以抵押,也可以不抵押

D.由当事人协商确定是否抵押

答案:B

5.共有人对共有关系的性质发生争议,无法查明到底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时,应当推定为()

A.按份共有

B.共同共有

C.个人所有

D.公共所有

答案:B

6.甲遗失一块手表,被乙拾得。乙将手表卖给不知情的丙,丙支付了合理价款。该手表的所有权归()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共有

答案:A

7.下列权利中,不属于用益物权的是()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抵押权

D.宅基地使用权

答案:C

8.物权的客体是()

A.行为

B.智力成果

C.人身利益

D.物

答案:D

9.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交付

B.合同成立

C.合同生效

D.登记

答案:A

10.甲、乙按份共有一套房屋,甲占份额70%,乙占份额30%。现甲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给丙,乙表示反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以转让,因为甲占份额多数

B.甲不得转让,因为乙不同意

C.甲可以转让,乙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D.甲可以转让,丙取得房屋后,乙的共有权消灭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物权中,属于从物权的有()

A.抵押权

B.质权

C.留置权

D.地役权

答案:ABCD

2.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答案:ABC

3.下列关于占有的说法正确的有()

A.善意占有属于合法占有

B.恶意占有属于非法占有

C.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是根据占有人的意思进行的分类

D.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是根据占有人是否直接对物进行事实上的管领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答案:BCD

4.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物权法定原则

B.一物一权原则

C.公示公信原则

D.公平原则

答案:ABC

5.下列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生效时设立

B.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

C.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

D.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保持土地的农业用途的义务

答案:ABD

6.下列财产不得抵押的有()

A.土地所有权

B.学校的教育设施

C.依法被查封的财产

D.所有权有争议的财产

答案:ABCD

7.下列关于物权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B.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C.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D.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答案:ABCD

8.共同共有的特征有()

A.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B.共有人之间存在共同关系

C.共有人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D.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处分权

答案:ABC

9.下列关于地役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地役权是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

B.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C.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

D.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

答案:ABCD

10.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

A.确认权利

B.返还原物

C.排除妨害、消除危险

D.赔偿损失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物权具有排他性,同一物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互不相容的物权。()

答案:正确

2.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一律不发生效力。()

答案:错误

3.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