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与乙约定一起去旅游
B.甲每天坚持跑步
C.甲偷了乙的手机
D.甲对乙的暗恋
答案:A
2.我国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期间为()
A.从出生到死亡
B.从14周岁到死亡
C.从16周岁到死亡
D.从18周岁到死亡
答案:A
3.以下哪项不是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A.依法成立
B.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C.有足够的财产和经费
D.有10个以上的成员
答案:D
4.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的行为后果由()承担。
A.代理人自己
B.被代理人
C.相对人
D.第三人
答案:B
5.物权的核心是()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答案:D
6.下列哪种合同属于实践合同()
A.买卖合同
B.租赁合同
C.保管合同
D.委托合同
答案:C
7.无因管理中,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
A.支付报酬
B.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C.给予精神奖励
D.赔偿损失
答案:B
8.一般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混合责任原则
答案:A
9.以下哪种权利不属于人格权()
A.生命权
B.健康权
C.抵押权
D.隐私权
答案:C
10.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的继承份额。
A.胎儿
B.失踪人
C.服刑人员
D.外国人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ABC
2.法人的分类有()
A.企业法人
B.机关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答案:ABCD
3.物权的保护方法包括()
A.请求确认权利
B.请求返还原物
C.请求排除妨害
D.请求赔偿损失
答案:ABCD
4.合同的订立一般要经过()阶段。
A.要约
B.承诺
C.协商
D.公证
答案:AB
5.以下哪些属于法定继承中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姐妹
答案:ABC
6.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返还财产
答案:ABCD
7.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发现权
答案:ABC
8.以下关于代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
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C.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D.代理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
答案:ABCD
9.人身权包括()
A.人格权
B.身份权
C.财产权
D.知识产权
答案:AB
10.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
A.一方取得利益
B.他方受有损失
C.取得利益与受有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D.没有合法根据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答案:对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答案:错
3.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答案:对
4.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答案:对
5.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对
6.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十八周岁,在诉讼时已满十八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对
7.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对
8.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答案:对
9.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答案:对
10.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答案: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特征:(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3)是一种合法行为。
2.简述物权和债权的区别。
答案:(1)物权是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2)物权具有排他性,债权具有相容性;(3)物权的客体主要是物,债权的客体是行为;(4)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债权无追及效力;(5)物权法定,债权的产生基于合同等多种原因。
3.简述法定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