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制鞋厂辅料存储温湿度规章.doc
文件大小:28.5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9-06
总字数:约3.88千字
文档摘要

制鞋厂辅料存储温湿度规章

一、总则

1.目的:为规范制鞋厂辅料存储温度管理,确保辅料质量不受温度因素影响,保障生产顺利进行,降低因温度不当造成的辅料损耗,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

2.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制鞋厂内所有用于存储辅料的区域及涉及辅料存储温度管理的全体员工。

3.制鞋厂特色体现:制鞋生产过程中,辅料种类繁多,不同辅料对温度敏感度差异大。如胶水在温度过高时易挥发变质,皮革在低温下可能变硬脆化。因此,合理控制存储温度对保证辅料质量、提升产品品质至关重要,这是制鞋行业生产链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4.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融入:秉持“品质至上,精细管理”的经营理念,通过严格执行辅料存储温度规章,体现我们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为指导,在规章执行过程中注重员工培训与关怀,确保员工理解并积极参与温度管理工作。

二、存储温度标准

1.皮革类辅料

-天然皮革:存储温度应保持在10℃-25℃之间。温度过高易导致皮革油脂挥发,使皮革干燥变硬、失去韧性;温度过低则会使皮革纤维收缩变脆,影响加工性能。

-人造皮革:适宜存储温度为15℃-30℃。温度超出此范围,可能引发人造皮革的化学结构变化,导致表面涂层脱落、变形等问题。

2.橡胶类辅料

-鞋底橡胶:最佳存储温度为5℃-20℃。温度过高会加速橡胶老化,降低其弹性和耐磨性;温度过低会使橡胶变硬发脆,影响鞋底成型质量。

-橡胶鞋带扣等小配件:存储温度控制在10℃-25℃,防止因温度不当造成橡胶材质性能改变,影响使用。

3.胶水类辅料

-水性胶水:存储温度需保持在5℃-20℃。温度过高易造成水分蒸发,胶水浓度改变,影响粘接效果;温度过低可能导致胶水冻结,解冻后性能不稳定。

-溶剂型胶水:适宜存储温度为10℃-25℃。该类胶水在高温下溶剂挥发快,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低温时胶水流动性变差,不利于操作。

4.纤维类辅料

-鞋带、衬里布等:存储温度在10℃-30℃为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纤维发黄、变脆,影响外观和强度;过低对纤维类辅料影响相对较小,但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可能导致面料僵硬。

三、存储区域划分与温度控制设备

1.存储区域划分原则

-根据辅料类别和对温度的要求,将存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温区。如皮革存储区、橡胶存储区、胶水存储区、纤维存储区等,每个温区设置明显标识。

-考虑到物流进出便利性,各温区应合理布局,减少搬运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按照扁平化管理理念,简化区域管理流程,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2.温度控制设备配置

-制冷设备:在需要低温存储的区域,如橡胶和胶水存储区,安装专业的制冷机组,确保温度稳定在规定范围内。制冷设备应具备温度调节、监控和报警功能。

-制热设备:对于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受影响的辅料存储区,如皮革存储区在冬季,配备适当的加热设备,防止温度过低。加热设备需具备温度自动控制功能,避免温度过高。

-温湿度监测系统:在每个存储区域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数据。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中控室,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一旦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四、人员管理与培训

1.人员职责分工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辅料存储温度巡查工作,记录温湿度数据,及时发现并上报温度异常情况。确保存储区域的温度控制设备正常运行,如发现设备故障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设备维护人员:定期对温度控制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迅速响应,及时修复,保障存储区域温度稳定。

-质量检验人员:在辅料出入库时,检查辅料质量是否受温度影响。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追溯温度管理环节,协助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培训内容与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不同辅料对温度的要求、温度控制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温湿度监测系统的使用、温度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等知识。同时,加强员工对本厂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以及本规章重要性的理解。

-培训计划:新员工入职时,进行专门的辅料存储温度管理培训,使其熟悉基本操作和要求。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再培训,更新知识,强化意识。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五、温度管理流程

1.日常巡查流程

-仓库管理人员每日定时对各存储区域进行巡查,记录温湿度数据。巡查时间间隔为2-4小时,确保及时发现温度异常变化。

-在巡查过程中,检查温度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如制冷机组、加热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温湿度监测系统是否正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