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视摄像考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9-06
总字数:约2.28千字
文档摘要

电视摄像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镜头视角最广?()

A.长焦镜头B.标准镜头C.广角镜头

2.拍摄固定场景常用的拍摄方式是()

A.推镜头B.拉镜头C.固定镜头

3.电视画面的核心是()

A.色彩B.主体C.陪体

4.1/50秒快门速度比1/100秒快门速度()

A.进光量少B.进光量多C.一样

5.逆光拍摄的特点是()

A.主体突出B.画面清晰C.色彩鲜艳

6.摄像机的“白”平衡主要是调节()

A.亮度B.色彩C.对比度

7.为了保证画面稳定,常用的辅助设备是()

A.三脚架B.镜头盖C.遮光罩

8.景别中能展示人物全身的是()

A.中景B.全景C.近景

9.拍摄运动物体,适合用()

A.跟拍B.摇拍C.移拍

10.画面中色彩的组合关系叫()

A.色调B.色温C.色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电视摄像的运动镜头包括()

A.推镜头B.拉镜头C.摇镜头D.移镜头

2.影响画面曝光的因素有()

A.光圈B.快门速度C.感光度D.焦距

3.画面构图的元素包含()

A.主体B.陪体C.前景D.背景

4.常用的拍摄角度有()

A.平拍B.仰拍C.俯拍D.侧拍

5.色彩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有()

A.表达情感B.营造氛围C.突出主体D.增强真实感

6.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包括()

A.开机B.取景C.调焦D.录制

7.以下属于画面造型元素的有()

A.光线B.影调C.线条D.形状

8.拍摄夜景可采用的方法有()

A.提高感光度B.延长曝光时间C.使用三脚架D.补光

9.电视画面的特性有()

A.直观性B.运动性C.时限性D.平面性

10.画面的节奏感可以通过()实现

A.镜头长短B.镜头运动C.音乐D.色彩变化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拍摄时,感光度越高画面质量越好。()

2.摇镜头是围绕摄像机的机身转动拍摄。()

3.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越大越好。()

4.顺光拍摄能使物体立体感增强。()

5.特写镜头主要展示人物的表情细节。()

6.电视画面只能通过摄像机拍摄获得。()

7.白平衡调节能使画面色彩还原准确。()

8.拍摄时,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大。()

9.画面中线条可以引导观众视线。()

10.固定镜头不能表现运动物体。()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推镜头的作用。

答案:突出主体,强调重点;引导观众注意力,增加视觉冲击力;表现物体的细节变化,使观众更好了解物体特征。

2.如何选择拍摄角度?

答案:根据拍摄目的和想要表达的内容选。平拍给人亲切自然感;仰拍可突出高大形象;俯拍能展示环境全貌;侧拍可展现物体侧面特征。

3.什么是画面的构图原则?

答案:简洁,去除无关元素;均衡,画面各部分平衡稳定;突出主体,让主体鲜明;有变化,避免单调,使画面生动。

4.简述光线在电视摄像中的作用。

答案:塑造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感;营造氛围,不同光线可营造欢快、压抑等氛围;表现时间和空间,如不同时段光线不同;突出主体,利用明暗对比突出重点。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不同景别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特点。

答案:全景展示环境全貌和人物整体动作,用于介绍场景;中景展现人物半身动作和交流,常用在叙事;近景突出人物表情和情绪;特写聚焦细节,强调关键部分,增强感染力,不同景别依节目需求灵活运用。

2.分析运动镜头对电视画面表现力的提升。

答案: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打破固定画面局限,能引导观众视线,增加画面动态感和节奏感;展示空间关系,增强视觉冲击力;表现运动物体,使观众身临其境,丰富画面信息和表现力。

3.探讨在不同环境光下如何保证画面质量。

答案:强光下,缩小光圈、提高快门速度或用中性密度镜;弱光下,提高感光度、延长曝光时间、使用辅助光源;复杂光线下,合理调节白平衡,采用分区曝光,灵活调整参数确保画面曝光准确、色彩正常。

4.说说画面色彩搭配对观众情感的影响。

答案:暖色调如红、橙等传递热情、温暖、活力情感;冷色调如蓝、绿等带来冷静、平和、忧伤感觉;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可增强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