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代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4.9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9-06
总字数:约3.49千字
文档摘要

古代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其”表示祈使语气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B.其皆出于此乎C.其真无马邪D.秦王恐其破璧

答案:A

2.“沛公军霸上”中“军”的意思是()

A.军队B.军营C.驻军、驻扎D.军事

答案:C

3.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夫晋,何厌之有B.行李之往来C.君之所知也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答案:A

4.“微斯人,吾谁与归”中“微”的意思是()

A.微小B.稍微C.如果没有D.卑微

答案:C

5.“沛公欲王关中”中“王”的读音和意思是()

A.wáng,大王B.wàng,称王C.wáng,称王D.wàng,大王

答案:B

6.下列句子中,“而”表示转折关系的是()

A.蟹六跪而二螯B.吾尝终日而思矣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C

7.“蚓无爪牙之利”的句式是()

A.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C.状语后置D.主谓倒装

答案:B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的意思是()

A.表因果关系B.用来……的C.因此D.原因

答案:B

9.“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中“徒”的意思是()

A.徒弟B.徒然C.一类人D.步行

答案:C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肆”的意思是()

A.肆意B.延伸、扩张C.店铺D.放纵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有()

A.之B.乎C.者D.也

答案:ABCD

2.以下句子中,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有()

A.左右欲刃相如B.且庸人尚羞之C.吾得兄事之D.越国以鄙远

答案:ABCD

3.下列对“宾语前置”句式判断正确的有()

A.何陋之有B.忌不自信C.唯利是图D.沛公安在

答案:ABCD

4.下列关于古代汉语通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共”通“供”

B.“秦伯说,与郑人盟”中“说”通“悦”

C.“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反”通“返”

答案:ABCD

5.下列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有不同含义的有()

A.走B.河C.江D.臭

答案:ABCD

6.以下属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的有()

A.社稷B.天子C.诸侯D.百姓

答案:ABCD

7.下列句子中,“以”作介词的有()

A.以勇气闻于诸侯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C.以其无礼于晋D.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AB

8.下列对古代汉语中“使动用法”理解正确的有()

A.“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是使动用法

B.“外连衡而斗诸侯”中“斗”是使动用法

C.“却匈奴七百余里”中“却”是使动用法

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愚”是使动用法

答案:ABCD

9.下列属于古代汉语中语气词的有()

A.矣B.焉C.哉D.乎

答案:ABCD

10.下列关于古代汉语中古今异义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李之往来”中“行李”古今义不同

B.“沛公居山东时”中“山东”古今义不同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穷困”古今义不同

D.“于是相如前进缶”中“前进”古今义不同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跟从”。()

答案:对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中“拊心”是“捶胸”的意思。()

答案:对

3.“越国以鄙远”中“鄙”是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答案:对

4.“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正确语序是“师不必于弟子贤”,是状语后置句。()

答案:对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中“有”通“又”。()

答案:对

6.“臣之妻私臣”中“私”是“偏爱”的意思。()

答案:对

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中“小弱”是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

答案:对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答案:对

9.“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中“亡”是“死亡”的意思。()

答案:错,“亡”是“逃跑”的意思。

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东道主”古今义相同。()

答案:错,这里“东道主”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与今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