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厂搅拌罐保养制度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油漆厂内所有搅拌罐的保养工作,涉及全体与搅拌罐操作、维护相关的员工。
2.目的
确保搅拌罐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油漆产品质量,延长搅拌罐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
3.遵循原则
以预防为主、定期维护和及时维修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保养计划进行搅拌罐的保养工作,体现我厂“质量至上、安全第一、高效生产、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二、人员管理与职责
1.操作人员职责
操作人员在每班作业前,需对搅拌罐进行初步检查,包括外观、连接部件等,确保无明显异常。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注意观察搅拌罐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声音、振动等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作业结束后,负责对搅拌罐进行清理,清除罐体内外的油漆残留。
2.维修人员职责
维修人员应定期对搅拌罐进行全面检查,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并执行。对搅拌罐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等进行专业维护,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对于操作人员反馈的问题,应迅速响应并进行维修,确保搅拌罐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同时,负责对保养和维修记录进行详细填写和整理。
3.管理人员职责
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搅拌罐保养制度的执行情况,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保养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保障。定期对搅拌罐的运行状况和保养效果进行评估,根据生产需求和设备状况,合理安排搅拌罐的使用和保养时间,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搅拌罐保养具体事项
1.日常保养
-每天开机前,检查搅拌罐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罐体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管道有无泄漏。
-检查搅拌电机的外观和连接,确保电机无异常发热、异味,电机接线牢固。
-清理搅拌罐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杂物,保证物料进出顺畅。
-每班作业结束后,向搅拌罐内注入适量清水,启动搅拌器运行5-10分钟,然后将水排出,以清洗罐体内壁和搅拌器。
2.定期保养
-每周保养:检查搅拌罐的传动部件,如皮带、链条等的张紧度,必要时进行调整;检查减速机的油位和油质,如油位过低应及时补充,油质变差则进行更换;对搅拌罐的罐体进行全面清洁,包括罐体表面的油污、灰尘等。
-每月保养:对搅拌罐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包括接触器、继电器、电线等,确保其正常工作;检查搅拌轴的密封情况,如有泄漏应及时处理;对搅拌罐的各个阀门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阀门开关灵活、无泄漏。
-每季度保养:对搅拌罐的罐体进行无损检测,检查是否存在裂缝、腐蚀等缺陷;对搅拌电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机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确保电机性能良好;对减速机进行解体检查,清洗内部零部件,检查齿轮、轴承等的磨损情况,如有必要进行更换。
3.特殊保养
在搅拌罐长时间停用前,应进行全面的清理和保养,将罐体内外彻底清洗干净,对各部件进行防锈处理,如涂抹防锈油等。在停用期间,定期安排人员对搅拌罐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当搅拌罐用于生产特殊油漆品种后,需根据油漆特性进行专门的清洗和保养,防止油漆残留对罐体和设备造成损害。
四、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1.保养费用预算
财务部门应根据搅拌罐的数量、使用年限、保养计划等因素,制定年度搅拌罐保养费用预算。预算内容包括维修零部件费用、润滑油等消耗品费用、人工费用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确保不超出预算范围。
2.成本核算与分析
对搅拌罐保养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详细核算,分析成本构成。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保养成本,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如零部件价格上涨、维修次数增加等。根据成本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如优化保养计划、寻找性价比更高的零部件供应商等。
3.经济效益评估
定期对搅拌罐保养工作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通过对比保养前后搅拌罐的运行效率、产品质量、维修频率等指标,评估保养工作对生产的影响。同时,考虑因搅拌罐正常运行而避免的生产延误、产品质量问题等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保养制度和方法,提高经济效益。
五、物资管理与供应
1.保养物资储备
物资管理部门应根据搅拌罐的保养需求,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清单,包括常用的维修零部件、润滑油、密封件等。定期对物资储备进行盘点,确保物资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对于一些特殊规格或采购周期较长的物资,应提前做好储备计划,防止因物资短缺影响保养工作的进行。
2.物资采购与验收
物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采购合同进行操作,确保物资的规格、型号、质量等符合要求。物资到货后,由物资管理部门会同维修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对于不合格物资,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进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