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公司洒水车轮胎保养记录办法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环卫公司所有洒水车及其相关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旨在规范洒水车轮胎保养记录工作,确保洒水车轮胎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障环卫作业的正常开展。
2.目的
通过建立完善的洒水车轮胎保养记录体系,实现对轮胎使用状况的有效跟踪和管理,提高轮胎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保障安全生产,提升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与公司“高效环卫、绿色服务”的经营理念相契合,体现了对资源合理利用和安全作业的重视。
二、职责分工
1.操作人员职责
-洒水车操作人员在每次作业前后,负责对轮胎外观进行初步检查,包括查看轮胎是否有磨损、鼓包、划伤等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专门的轮胎检查日志中。
-在日常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轮胎有异常声响、振动等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并及时报告上级,同时详细记录异常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表现。
2.维修保养人员职责
-维修保养人员按照规定的保养周期,对洒水车轮胎进行全面保养。保养内容包括轮胎气压检测、花纹深度测量、轮胎换位等,并准确记录各项保养数据。
-负责对出现问题的轮胎进行维修或更换,并详细记录维修或更换的原因、时间、轮胎型号等信息。
3.管理人员职责
-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轮胎保养记录工作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根据轮胎保养记录,分析轮胎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轮胎采购和报废计划,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成本控制。
三、轮胎保养记录内容
1.基本信息记录
-每辆洒水车应建立独立的轮胎保养档案,记录车辆基本信息,如车辆编号、车架号、购置时间等,同时记录轮胎的初始信息,包括轮胎品牌、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安装位置等。这些信息是后续跟踪轮胎使用情况的基础,有助于准确掌握每一个轮胎的历史记录。
2.日常检查记录
-操作人员每次作业前后的检查记录应包括轮胎外观状况,如是否有磨损痕迹、划痕长度和深度、鼓包位置和大小等。对于轮胎气压,应记录测量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气压进行对比,标注是否正常。检查记录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人等信息。
3.保养作业记录
-维修保养人员在进行轮胎保养作业时,要详细记录保养项目和结果。例如,轮胎换位时,记录换位前后轮胎的安装位置;花纹深度测量时,记录每个轮胎不同部位的花纹深度数值;对轮胎进行平衡调试后,记录平衡调试的参数等。同时记录保养日期、保养人员等信息。
4.维修与更换记录
-当轮胎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记录维修的具体内容,如修补破损部位、更换胎侧等,以及维修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若轮胎达到报废标准进行更换,记录新轮胎的品牌、型号、安装位置等信息,同时注明旧轮胎的报废原因,如磨损严重、无法修复的损伤等。
四、记录流程
1.日常检查记录流程
-操作人员在每次作业前,按照规定的检查路线和方法对轮胎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填写在随车携带的轮胎检查日志上。作业结束后,再次对轮胎进行检查,并补充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每日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将轮胎检查日志提交给车辆调度室,由调度室工作人员进行初步审核,确保记录完整、准确。审核通过后,将检查日志归档保存。
2.保养作业记录流程
-维修保养人员根据车辆保养计划,对洒水车轮胎进行保养作业。在作业过程中,按照规定的记录内容,及时、准确地填写轮胎保养记录单。
-保养作业完成后,维修保养人员将保养记录单提交给维修车间主管审核。主管审核无误后,将保养记录单录入公司的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并将纸质记录单存档。
3.维修与更换记录流程
-当轮胎需要维修或更换时,维修人员首先对故障轮胎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确定维修或更换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进行操作,在维修或更换过程中,记录相关信息在轮胎维修更换记录单上。
-维修或更换完成后,维修人员将记录单提交给维修车间主管审核。审核通过后,将记录单分别存档保存,并同步录入车辆管理信息系统,以便随时查询和统计轮胎的维修与更换情况。
五、记录的存储与管理
1.纸质记录存储
公司设立专门的档案存储室,用于存放洒水车轮胎保养的纸质记录。纸质记录按照车辆编号和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归档,便于查找和查阅。档案存储室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记录受潮、损坏。
2.电子记录存储
公司建立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将所有轮胎保养记录进行电子化存储。电子记录应定期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服务器或存储介质上,防止数据丢失。同时,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记录查阅与使用
公司内部相关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轮胎保养记录时,需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和审批。审批通过后,可在档案存储室或通过车辆管理信息系统查阅记录。对于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