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朝三暮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4.6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9-09
总字数:约3.28千字
文档摘要

朝三暮四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出自以下哪部著作?

A.《论语》B.《庄子》C.《孟子》D.《老子》答案:B

2.故事中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

A.狙公B.猴子C.猎人D.渔夫答案:A

3.“朝三暮四”最初是指什么?

A.一种时间计算方法B.一种分配食物的方式

C.一种游戏规则D.一种道德准则答案:B

4.故事里狙公给猴子们分橡子,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猴子们?

A.很高兴B.很愤怒C.没反应D.无所谓答案:B

5.当狙公把分配方式改为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后,猴子们?

A.很高兴B.很愤怒C.继续抗议D.提出新要求答案:A

6.“朝三暮四”现在常用来形容?

A.人很聪明B.人善于应变C.人反复无常D.人很有耐心答案:C

7.以下哪个词语和“朝三暮四”意思相近?

A.始终如一B.见异思迁C.持之以恒D.坚持不懈答案:B

8.从“朝三暮四”这个故事中,我们能体会到猴子的?

A.聪明B.贪婪C.愚蠢D.勇敢答案:C

9.下列句子中,“朝三暮四”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学习很认真,朝三暮四地钻研难题。

B.这位科学家朝三暮四地致力于科研工作。

C.他做事总是朝三暮四,没有定性。

D.她对待朋友朝三暮四,十分真诚。答案:C

10.“朝三暮四”故事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哲学思想?

A.道家顺应自然B.儒家的仁爱C.墨家的兼爱D.法家的法治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朝三暮四”故事的说法正确的有?

A.出自《庄子·齐物论》B.讲述了狙公和猴子的故事

C.说明了实质不变,形式改变会让人产生不同反应

D.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思维答案:ABCD

2.下列词语中与“朝三暮四”意思相近的有?

A.朝秦暮楚B.反复无常C.三心二意D.变化多端答案:ABC

3.“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可能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A.要认清事物的本质B.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C.做事要有坚定的目标D.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想法答案:ABC

4.在现实生活中,哪些行为可能属于“朝三暮四”?

A.频繁更换工作B.学习时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

C.对感情不专一D.制定计划后严格执行答案:ABC

5.以下关于“朝三暮四”故事里猴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猴子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B.猴子不懂得变通

C.猴子被表面的数字变化所左右D.猴子很有智慧答案:ABC

6.“朝三暮四”故事所反映的现象在哪些领域可能出现?

A.商业谈判B.人际交往C.项目管理D.科学研究答案:ABCD

7.下列对“朝三暮四”中狙公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有?

A.狙公善于利用动物的心理B.狙公很聪明

C.狙公的做法有一定的欺骗性D.狙公是在虐待猴子答案:ABC

8.从文学角度看,“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具有?

A.趣味性B.教育意义C.荒诞性D.历史性答案:ABC

9.“朝三暮四”故事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A.学习要专注B.不能轻易被外界干扰

C.学习方法不能多变D.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答案:AB

10.以下哪些可以用来形容“朝三暮四”的人?

A.缺乏主见B.意志不坚定C.灵活多变D.目光短浅答案:ABD

三、判断题

1.“朝三暮四”故事出自《论语》。(×)

2.故事中猴子最后明白了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其实是一样的。(×)

3.“朝三暮四”现在用来形容人做事很有计划。(×)

4.狙公把橡子分配方式从朝三暮四改为朝四暮三后,猴子得到的橡子总数变多了。(×)

5.“朝三暮四”体现了道家对事物本质和表象关系的思考。(√)

6.与“朝三暮四”意思相近的词有“始终如一”。(×)

7.从“朝三暮四”故事可以看出猴子很聪明,能识破狙公的计谋。(×)

8.一个人频繁改变自己的决定,可以说他有“朝三暮四”的毛病。(√)

9.“朝三暮四”故事主要是为了赞扬狙公的聪明才智。(×)

10.在学习上“朝三暮四”有助于拓展知识面。(×)

四、简答题

1.简述“朝三暮四”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朝三暮四”讲的是狙公给猴子分橡子,起初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猴子们很愤怒。后来狙公改为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们就很高兴了。其实橡子的总数并没有改变,只是分配方式变了,猴子却因表面的数字变化有了不同反应。

2.说说“朝三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