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清初诗坛汪楫的诗歌艺术与时代印记.docx
文件大小:39.13 K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9-09
总字数:约2.69万字
文档摘要
清初诗坛汪楫的诗歌艺术与时代印记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中国文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清代诗歌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承接前代诗歌的辉煌传统,又在时代的变迁中展现出崭新的风貌与特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在清初诗坛的璀璨星空中,汪楫是一颗不容忽视的明星。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风貌和士人的精神世界。汪楫(1636—1699),字舟次,号悔斋,一号耻人,晚号觉堂居士,祖籍徽州休宁,占籍仪征,侨寓扬州。其著有《悔斋诗》《山闻续集》《观海集》《京华集》等,“名沸大江南北”,与同里汪懋麟并称“二汪”,尤与著名诗人吴嘉纪相友善。
汪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