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化工事故现场清理安全风险防控指南2025.docx
文件大小:19.66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9-16
总字数:约3.16千字
文档摘要

化工事故现场清理安全风险防控指南

一?、目?的

为规范和加强化工事故现场清理安全风险管控,科学稳妥开?展清理工作,有效防范次生事故,保护清理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化工事故现场清理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包括基??本要求、工作流程和内容以及典型危险化学品安全清理注意事项。

三?、基本要求

(一)明确责任分工

1.清理工作应在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成立?清理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明晰责任与要求,不应多头领导、越?级指挥。

2.应成立由工艺、设备、电仪、安全、应急、消防、建筑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明确组长,负责为清理工作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

3.?应选择具有化工事故现场清理相关工作能力和经验的队伍?单位实施清理作业。

4.?应制定清理方案,并经专家组审核、清理工作组同意后方可?实施。

5.?清理任务完成前,工作组及专家组组长原则上不应更换,确?需更换的,要严格按程序经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审批同意,并做好?工作交接,确保责任与任务明晰到位。

(二)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

1.?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应贯穿现场清理的各环节,未经安全?风险辨识,严禁擅自、冒险清理。

2.清理作业前,工作组应组织专家组、清理队伍、事故企业等,?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清理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清理方案,管控作业区域,原?则上同一部位不得进行交叉作业。

4.清理作业涉及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时,应执行《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做好检测、审批、监测、监护等工作。

5.现场应设置符合要求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监测设备?设施,清理队伍应配备操作简便、灵敏准确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实?时监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浓度。

6.现场应设置洗消区域,清理作业完毕后,对现场人员、车辆?和装备进行全面洗消。

(三)做好现场警戒与控制

1.应划定限制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切断限制区域内的?水、电、气等的供应,除专家、清理队伍、监护人员、救援队伍等必要?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限制区域,所有进入限制区域的人员应?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应划定待命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救援队伍,通信、运?输、医疗、气象、电力、供水等应急保障队伍,机具、设备、物资等在?待命区域集结。

四、清理工作流程和内容

(一)信息收集

1.查阅事故企业单位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设备一览表、?安全设施一览表、安全评价报告等资料,了解掌握生产、使用的化?学品(含三剂)名称、数量、危险特性、储存地点、应急处置措施等?信?息?。

2.收集事故区域人员、工艺、设备、物料和禁忌、隐蔽工程、气?象资料等信息。

3.?随时收集事故现场人员伤亡、应急救援进展、物料残存、设?备设施损毁、建构筑物损坏等信息。

4.收集事故同类企业、鉴定检验机构、具有物料处理能力的企?业、运输企业等信息。

(二)现场侦检

1.?现场侦检工作应贯穿清理全过程,摸清现场情况后方可开?展清理工作。

2.清理工作组应制定现场侦检方案,明确侦检任务、方式、设?备设施、个人防护要求等内容,经专家组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3.优先选用满足防爆要求、具备数据实时远传功能的信息化、?智能化无人或远程侦检设备设施,开展现场侦检工作。

4.现场侦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现场是否有坑洞、积水和集料、建筑和设备设施结构失稳、?物料掩埋等。

(2)阀门等切断设施的状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物质泄?漏情况,设备设施腐蚀、变形、损坏情况,管道、气瓶、储罐泄漏?情况。

(3)确认清理涉及的化学品名称、数量、存放设施及状态、危险?特性。

(4)确认现场公用工程、道路、周边雨排、暗涵、地下设施、受限?空间等情况,检测是否存在危险化学品。

5.现场无法确定的物质,应采样分析鉴定,确认其危险特性。

6.侦检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对受热、撞击、震动摩擦敏感物质?及遇空气、水反应等危险化学品。

(三)方案编制

1.清理工作组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现场侦检情况,组?织编制清理方案。

2.清理方案应至少包括清理区域、清理计划、清理步骤、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监测监护、异常撤离,所需的个人防护和劳保用

品、工具、机械设备,水、电、气、风等公用工程临时措施,应急处置?“一事一案”等内容。

3.专家组应对清理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清理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4.清理过程中发生影响清理作业现场人员安全的重大变化?时,应及时组织人员调整完善清理方案,并报专家组审核、清理工?作组同意。

(四)清理作业

1.清理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演练和考试合格,穿戴满足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后,方可进入作业区域。

2.每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