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课程教学大纲格式要求
一、页面
纸张:A4
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5CM
页码:页脚居中,宋体,小五号
二、标题
标题格式:所有标题空两格,中文宋体,西文TimesNewRoman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要求一级标题另起一页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
三级及以下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三、正文文字
所有段落段首空两格,两端对齐。通篇小四号字,中文宋体,行间距20磅,西文TimesNewRoman,正文中标点全部用中文标点,比如(),不要用()。
四、表格:
表中文字五号字,中文宋体,西文TimesNewRoman。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下方表格控制在一页)
课程中文名
课程英文名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
总学时数
××(含实践××,含劳动教育××)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
开课
系(教研室)
××××
面向专业
××××
(列出全部适用专业)
开课学期
第××学期
课程负责人
×××
审核人
×××
先修课程
××××(如无,填写“无”)
后续课程
××××(如无,填写“无”)
选用教材
示例:1.作者.教材名称(第×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说明:(1)开设与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的课程必须统一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2)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及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或制定教材。
参考书目
1.作者.教材名称(第×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
课程资源
××××(本课程在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智慧网络教学平台相关课程的网址或校内课程资源建设网址,如无,填写“无”)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应包含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习本门课程学生应该获得的能力,是综合性概述,200-300字。(明确“此课程是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xxxx
课程目标2
xxxx
课程目标3
xxxx
课程目标4
xxxx
填表说明:
(1)课程目标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导”等方面的预期结果,设置3-4个。根据课程实际,将课程思政目标有机融入,建议主要关联“价值引导”层面。“劳动教育”“美育”依托课程要在课程目标中对“劳动教育”“美育”的内涵和目标给予明确。
(2)课程目标要支撑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原则上课程目标与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一一对应。
(3)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矩阵中重点支撑(H、M、L)任务是撰写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但可能没有包含课程的全部目标任务,课程(尤其是支撑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较少的课程)需完整撰写课程目标并支撑相应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即没有重点支持任务不代表没有支撑任务。
(4)每个课程目标由多个观测点(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构成,需准确表达学生学习的产出目标,而非教学要求。
(5)用语示例供参考:能够运用……知识表达……,能建立……,能运用……方法判断……,能提出……,确定……,能设计……,分析……,验证……,取得……,能应用……,熟练操作……,具备……的能力。
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适用于专业教育课程)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H】
1.1××××
××××
1.2××××
××××
毕业要求2:××××【M】
2.1××××
××××
2.2××××
××××
毕业要求3:××××【H】
××××
××××
××××
××××
……
……
……
填表说明:
(1)如面向多个专业,因毕业要求和指标点不同,需每个(或类)专业单独一张对应表;
(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及指标点的对应关系需参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若支撑强度在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可结合课程实际自行确定;
(3)一个课程目标不要同时覆盖多个不同类型毕业要求的指标点,1个指标点不要牵涉过多课程目标,因为交叉覆盖会导致指标点无法评价;
(4)对应的课程目标填写序号即可。
表2-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适用于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育课程)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