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课程教学大纲
院(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日期:2023.05
1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DataStructure课程编码:0415006004
总学分/总学时:5理论学时/实验学时:64/16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等
课程负责人:刘晓华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纲制定者:刘晓华
大纲审定者:毛艳艳大纲审定时间:2023
本大纲适用2023年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简介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众所周知,计
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数据表示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数据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最基本和最
重要的对象,无论是进行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还是对文件的存储和检索及数据
库技术应用等,都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因此,要设计出一个结构好、效率高的程
序,必须研究数据的特性、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应的存储表示,并利用这些特性和关系
设计出相应的算法和程序,初步掌握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技术,这是对一个从事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基础,不论是对程
序设计,还是对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掌握数据
结构,并应用它来处理其它问题,也是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数
据抽象能力意义重大。
二、课程思政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掘数据结构课程中隐含的思政素材,
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在队列这一章,引导学生
要遵守社会秩序、依法办事、尊重社会公德;在树这章,引入川藏公路的建设,激发学生科
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图的应用之一是人工智能,借此向学生讲授人工智能发展的
相关知识,同时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将知识夯实,积极
进取,要具备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素质,而这种素质就是大国工匠
2
精神。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谦虚谨慎、与人和善、助人为乐的精神,引导
学生在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帮助进度慢和基础差的同学,发扬团结合作的
精神;在课程实验环节,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
形成诚实守信、踏实工作、质量意识、创新理念等相关职业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
基础。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
1-1能够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抽象数据类型在软件设计中的意义,算法的概念和
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分析的方法以及分析结果的评价。
1-2能够理解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树、图等基本的数据结构其逻辑结构和存
储结构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1-3能够分析软件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树、图等典型数据
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典型查找和排序算法的性能和设计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
2-1能够综合运用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针对特定的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设
计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进而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2-2能够基于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选择
合适的编程工具,设计实验方案,并能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完整源程序实现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1-1支撑毕业要求1:具有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等基础知识,
扎实掌握从事软件开发所需的计算机科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软件工程
知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