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24.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9-18
总字数:约4千字
文档摘要

古代汉语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②其皆出于此乎

D.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夫晋,何厌之有

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沛公安在

B.忌不自信

C.甚矣,汝之不惠

D.何陋之有

下列对“之”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

A.①代词,②③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①②代词,③④助词

C.①助词,②③④代词

D.①②助词,③④代词

下列句子中,“以”字作“因为”讲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

D.樊哙侧其盾以撞

下列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

D.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

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此天子气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夫晋,何厌之有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下列对《论语》中“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强调通过约束自身言行回归礼的规范

B.“仁者爱人”,主张关爱他人,包含对他人的尊重与体恤

C.“仁”是外在的行为准则,与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无关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体现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合称“牺牲”

B.“爵”是古代饮酒器,也是古代贵族等级的象征,如“公侯伯子男”五爵

C.“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始于西周,汉代进一步发展

D.“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三十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有:;立:)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兵:;客:)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乃:;北:)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远:)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虽:;暴:)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度:;特:)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且:;殆:)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胜:;辞:)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假:)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25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史记?项羽本纪》)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四、给下列文段断句(10分)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5分)

文本

陈涉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