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智慧交通非现场执法技术规范 :高速动态称重系统》.pdf
文件大小:219.2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9-19
总字数:约2.74千字
文档摘要

T/GDIOTXXX-20XX

智慧交通非现场执法技术规范:高速动态称重系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运输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布设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及国省道路的称重执法站(超限超载检测站)内识

别运输车辆快速通行状态下利用石英传感器确认称重的系统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296—2007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GB/T14250—2008衡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4250—2008、GB/T2129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S:TR069协议自动配置服务器(Auto-ConfigurationServer)

5.计量要求

5.1准确度等级

动态称重时应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5.2最大称量

应能承受并准确称量所有在公路上合法行驶的车辆,通常最大称量不小于100t。

5.3分度值

称重传感器的分度值设置应合理,确保在整个称量范围内都能获得清晰、准确的读数。

5.4称量速度范围

系统应在规定的车速范围内保持精度,例如车速范围0km/h~120km/h,并在最高允差车速内满足

准确度等级要求。

5.5耐久性与稳定性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称重系统(石英、弯板、窄条等)及传感器应具有长期稳定性,在规定的使

用周期内(如3—5年)其计量性能不应发生显著超差。应能承受长期、高频次的车辆碾压冲击。

5.6校准与检定

系统安装后必须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首次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应建立定期检定与校

3

T/GDIOTXXX-20XX

准制度,通常周期为一年。

5.7一致性

同一车辆的不同轴重之和与车辆总重量之差应在规定允差范围内,多传感数据应融合良好,输出

的结果需一致。

6.安装要求

6.1选址要求

a)应选择路面平整、坚实、直线路段进行安装,避开桥梁、坡道、弯道等区域;

b)应能保证车辆在通过称重区域时以相对平稳的速度匀速行驶,避免急驾驶与急刹车;

c)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基础坑内积水。

6.2土建基础要求

a)基础应能承受重载车辆的长期反复冲击,不发生沉降、开裂或变形;

b)基础坑内应设计排水系统,防止传感器和接线盒被水侵泡;

c)基础的尺寸、深度、预埋件位置和水平度需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d)基础强度需符合设计规范,通常采用高标号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灌。

6.3传感器安装要求

a)称重传感器(如弯板、石英传感器)的安装面与相邻面必须平齐,高低差应控制在±2mm

以内,确保行车平稳无颠簸;

b)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和平行度必须精确,以保证轴型判断和称重准确;

c)所有电缆应穿渡锌钢管或HDPE管进行保护,并可靠固定。

6.4辅助设备安装要求

a)车牌识别相机:安装高度、角度和焦距需优化,确保全天候能清晰捕捉车牌;

b)补光灯:应合理配置,避免对驾驶员造成炫光,同时保证夜间拍摄效果;

c)监控摄像机:应能覆盖整个称重区域,记录车辆通过全过程;

d)龙门架或F杆:结构稳固,具有足够的防撞能力和抗风能力,安装高度符合道路净空要求。

6.5电气与接地

a)设备箱应密封、防尘、防水(IP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防盗和通风散热;

b)所有设备应做好防雷接地和工作接地,接地电阻符合规范(通常≤4Ω),确保设备安全。

6.6环境适应性

在寒冷地区,基础施工应考虑防冻措施,设备箱内可安装恒温控制装置,在高温多雨地区,应强

化排水和通风设计。

7.使用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