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格心理学第六编特质论pp.ppt
文件大小:1.84 M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9-20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人格心理学第六编特质论pp;;三、人格结构

(一)特质概念

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技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

1.潜在的反应倾向

2.可推测性

3.概括性和稳定性

4.特质不需要激活

5.独特性

6.特质间可能有关联性;;;五、人格发展

“统我”——使个人具有独特性的所有事实

(一)躯体自我感觉阶段

物我两分躯体评价改造躯体

(二)自我认同感阶段

认识到自我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三)自尊感阶段

希望独立探索满足好奇心

(四)自我扩展感阶段

自我概念由自身扩展到外部事物,

认识到占有的意义

;(五)自我意象感阶段

形成了“好我”与“坏我”,发展出道德感

(六)自我理智调适感阶段

学会理性解决问题

(七)统我追求阶段

探索同一性、关注目标和理想。

(八)知者自我显露阶段

具有机能自主性,自我达到统合;;第三节研究方法;第四节理论应用;;第五节理论评价;第二节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三)体质特质:遗传条件构成的特质

环境特质:来源于后天环境的特质

(四)能力特质:决定如何有效完成目标的特质

气质特质:遗传决定的行动风度和速度

动力特质:关于人格动力的特质,使人趋向某一风格的行为动力。

(1)能:动力的、体质的根源特质

(2)外能:情操/态度

(3)辅助:动力特质间的关系

能情操态度;;第三节研究方法;;;第六编人格特质理论

;第一节生平事略;第二节理论观点;(二)人格层次模型

;(三)人格维度模型

1.外向——内向维度

2.神经质——稳定性维度

3.精神质——超我机能维度

;四、人格成因

(一)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1.抑制理论、唤醒理论与内外向性

外向者——神经系统强型——刺激忍受能力强

内向者——神经系统弱型——刺激忍受能力弱

内向者的皮质唤醒水平高于外向者、对刺激更敏感

;;第三节研究方法;第四节理论应用;第五节理论评价;第六编人格特质理论

;第一节产生背景;第二节大五模型;第三节验证与测量方法;第四节中国人人格因素的研究;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