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面与铺位的唯一与差异性(1)唯一性差异
铺面房通常占有地域上无可取代、不可复制的唯一性优势;而铺位则是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个相连或相近的复制品,故缺乏唯一性优势。对房地产来讲,地域上唯一性优势意味着其良好的投资价值。
(2)商业业种业态局限性差异
铺位所能经营的商业业种及业态完全受制于所处商用物业大环境的制约。如在一个专业建材大卖场里去经营服装或食品是不允许的。而铺面房,除了政府法规规定的不能经营的某些特殊的业种业态之外,其商业业种及业态选择的灵活性就大得多。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他差异(3)营业时间差异
铺位的营业时间不能随心所欲。如一个规定晚上九点打烊的百货百货商场,超过九点钟后铺位业主就是想再多做点生意通常不会被允许,而铺面房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经营者晚上干到多晚,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愿。
(4)行业规划调整风险差异
铺位经营范围及经营持续性除受制于市政建设规划外、还受制于商业规划的调整,故风险较大。在国内大中城市发生一条街由于规划调整的需要,一夜之间就从熙熙攘攘到门可罗雀的情况屡见不鲜。
(5)物业运行费用差异
对于整个商用物业的运行费用,如空调运行、统一形象宣传、发布广告、组织促销活动等费用的分摊并不由铺位业主自己说了算。因此,铺位的运行费用通常高于铺面房。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他差异(6)物业出租选择范围差异
相比之下,铺位出租选择租赁客户的范围较窄。至少对铺位所经营的业种、业态不熟悉的人是不会来租用这一铺位的。由于铺面房的业种、业态可以随租赁客的变更而随意改变,因此,其选择租赁客的范围就大得多。
(7)投资风险差异
时至今日,所谓的商铺热,商铺的投资回报率高,说到底就是铺位的过热。因为铺位的价格已经被炒上去了。这一炒作过程让人看到了“钱”途,尝到了甜头。如某市2000年开张的一个服饰市场的铺位价格已由当初的10万元炒到了目前的50万元。其实,任何炒作的东西非但有风险,而且很难持久。炒得越高风险越大。不少人,怀着“一铺养三代”的良好愿望投资铺位,但稍不留神难免也会误入“一铺套三代”的陷阱。而铺面房,其价格升幅远不及铺位。相比铺面房,可以说铺位的投资风险已经不小了。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对有些铺位的租赁权的炒作,其风险就更大了(8)炒作难易程度差异
铺面房与铺位的另一个差异就是炒作的难易程度。铺位由于很容易被复制,故易炒作。凡要炒作就要有一定的量。量过少无法炒,量过大则炒不高。但炒到鸡犬升天时,为时已晚。从此角度看,铺面房则不易被炒作。
。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社区商业主要形式(一)、社区商业的特点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社区商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社区居民需要的日常生活服务,这些服务具有经常性、便利性但不一定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社区商业具有稳定的市场基础,并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得到更大的发展。提供怎样的社区商业服务是本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国外社区商业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社区商业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当时由于家庭汽车的普及,以及城郊新建的发达的高速公路,使得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区扩散,由此产生了专门为郊区新建居住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商业。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也由于居民的郊区化而出现社区商业,到70年代,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
国外的社区商业主要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出现。购物中心是一种现代的零售业态,美国的《零售辞典》对购物中心是这样定义的:“购物中心是一个由零售商店及其相应设施组成的商店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管理,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商店,并有众多小商店环绕。购物中心有宽敞的停车场,其位置靠近马路,顾客购物来去便利。”
国外社区购物中心的零售商们联合扩大经营的范围,不仅增强对人们“一站式”购物的满足能力,还向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服务项目和休闲娱乐项目,因此社区购物中心在国外城市整体商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美国为例,2000年全国社区购物中心零售额为4494亿美元,高于近邻型购物中心(3205亿美元)和区域购物中心(1429亿美元),约占美国商业总零售额的40.68%。
西方各个国家的社区商业,虽然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社区商业的功能社区商业的功能
国外社区商业是为了适应城市居民郊区化而建立的,具有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
社区购物中心提供的商品包括便利品和选购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