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三章、弧菌与厌氧菌属.ppt
文件大小:17.09 MB
总页数:72 页
更新时间:2025-09-23
总字数:约4.29千字
文档摘要

短小,弯曲成弧形,G-菌

单鞭毛,氧化酶实验阳性

分布广泛,水中最多

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为霍乱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现在是2页\一共有72页\编辑于星期五;霍乱弧菌;霍乱流行;WHO分类:

WHO腹泻控制中心根据弧菌的生化性

状、O抗原的特异性和致病性等的不同,将

其分为三类:;O1群霍乱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1817-1923年发生6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自1961年出现第七次世界大流行以后,埃尔托生物型成为霍乱的主要致病菌。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无致病性,虽可被多

价O1群血清凝集,但不产生肠毒素。

非O1群霍乱弧菌:其O抗原与O1群不相同,不能

被O1群霍乱弧菌的多价血清所凝集,故统称为不

凝集弧菌。;1992年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地区发生霍乱大

流行,证实为一种新的非O1群霍乱弧菌血

清型,后被命名为O139群霍乱弧菌。并可

能标志着第八次大流行的开始。;(一)生物学特性;现在是9页\一共有72页\编辑于星期五;鞭毛染色

鱼群状排列;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耐碱不耐酸,pH8.4~9.2

?碱性平板:圆形、扁平、透明的大菌落

?可在无盐环境中生长(鉴别)

;现在是12页\一共有72页\编辑于星期五;生化反应:

分解甘露醇、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产酸不产

气。迟缓发酵乳糖,不分解阿拉伯胶糖。

触酶、氧化酶试验均阳性

能产生靛基质,亚硝酸盐试验阳性;3、抗原结构与分型

O-Ag:O1~O155血清群

AgO1、O139→霍乱

H-Ag:无特异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A亚单位

(毒性亚单位)

B亚单位

(结合亚单位);(2)鞭毛、菌毛

?鞭毛: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

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

上皮细胞

?普通菌毛: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

须的黏附因子。;2、所致疾病

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

甲类法定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无症状感染者

易感性:人是唯一易感者;水源;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或食物)

粘附小肠上皮细胞、繁殖

肠毒素

与细胞受体(GM1神经节苷脂)结合

腺苷环化酶活化

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入肠腔

严重吐泻→霍乱;临床表现:上吐下泻

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物),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低容量性休克及

心力不齐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

;现在是22页\一共有72页\编辑于星期五;3、免疫性

O1群霍乱弧菌——

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免力,

再感染少见;保护性抗肠毒素抗体及抗菌抗体;

肠道局部粘膜免疫是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三)微生物学检查;病人粪便、肛拭,水样(流行病学调查);(四)防治原则;预防:疫苗

O1群死疫苗(im):保护率低,血清

抗体持续时间短

B亚单位—O1群全菌灭活疫苗(口)

基因工程-O1群减毒活疫苗(口)

O1与O139群二价疫苗(在研);治疗:

(一)隔离

(二)补液

(三)抗菌治疗

(四)对症治疗

1.纠正酸中毒

2.纠正低血钾

3.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

4.抗肠毒素治疗;☆复习思考题:

1、试述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制。

2、试述霍乱的特点和防治原则。;第四节厌氧性细菌;【概述】

严格厌氧菌,G+菌

芽胞比菌体粗,菌体膨大呈梭状

抵抗力强

周鞭毛,无荚膜(除产气荚膜梭菌外)

致病菌产生外毒素致病,病情严重

防治:类毒素与抗毒素(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