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带状疱疹的诊治肖红详解.ppt
文件大小:8.25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9-24
总字数:约1.96千字
文档摘要

带状疱疹的诊治肖红详解演示文稿;优选带状疱疹的诊治肖红;入院后第二日患者腰部出现成簇疱疹,颜色鲜红,沿T12-L1节段单侧呈带状分布;急性带状疱疹(Acuteherpeszoster,A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尤其老年人和免疫力降低者好发病。

;当前第5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9点;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年龄急剧增加

儿童或年轻人约1/1000

65岁以上则为4-12/1000

美国90%以上成年人VZV血清抗体阳性;HZ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部位;带状疱疹发病的最常见原因

老年人

有些恶性疾病

恶性疾病的化疗和放疗

HIV感染

器官移植后

某些疾病应用激素治疗;前驱期;1-2天疱疹丛、疼痛性囊状小泡或大疱皮疹;3-5天后变为脓疱,进一步成为脓疱疹和溃疡;2-4周愈合,多遗留疤痕和永久性色素沉着;皮疹和疼痛 -带状疱疹的两个临床特点

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数天或数周,或同时出现

极少数为非典型性疱疹,偶见只有疼痛,无皮疹出现

疼痛的性质通常为“锐痛”或“刺痛”,常见“灼痛”

90%病人表现有痛觉异常

感觉过敏(hyperthesia)

感觉迟钝(hypothesia)

触诱发痛(dysthesia)

异常疼痛(allodynia)。;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疼痛和疱疹,出现带状疱疹

是特有的体征。

对皮肤受损的部位和表现不典型的,免疫功能

异常的病人,需要实验室检查确诊。;

促进疱疹愈合

缩短病程

缓解疼痛

预防并发症;;

早期神经阻滞治疗

;神经阻滞治疗的作用机制;⒊常用神经阻滞方法

⑴皮损区皮下浸润

⑵椎旁神经阻滞

⑶硬膜外阻滞

⑷星状神经节阻滞

⑸神经干或分支阻滞

;神经阻滞常用药物;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neuralgia,PHN)

疱疹消退后仍长期遗留自发性疼痛,

痛觉异常,痛觉敏感或感觉改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标准:

有带状疱疹的病史,疱疹和疼痛

疱疹消失后仍遗留疼痛

持续的灼痛,绞痛或酸胀痛

间断性锐痛

各种感觉异常,包括异样感觉

痛觉异常

在最疼痛的区域表现有感觉缺失

???痛消失后,再出现疼痛

;HZ年发病率约为125/10万

80岁以上老年人HZ发病率为5‰-10‰;发生PHN的危险因素

高龄

急性带状疱疹期间剧烈疼痛

严重疱疹和皮肤损伤

疱疹出现前受累皮肤前驱性剧烈疼痛;PHN的疼痛特征;治疗目标

1.缓解疼痛——异常痛和痛觉过敏等

2.减轻精神症状

3.改善睡眠

4.提高生活质量——自信、自理;;局部或区域性神经阻滞,包括躯体和交感神经阻滞,尤其是持续硬膜外阻滞或交感神经阻滞对预防急性带状疱疹期间的中枢敏化和末梢敏化可能有一定作用,进而预防PHN的发生。;1.PHN治疗的主要口服药物

;2.新的抗癫痫药- 加巴喷丁

(gabapentin,neurontin,1-氨甲基-环乙酮羧酸)

开创PHN治疗新纪元!

◆化学结构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相似。

◆作用机制仍未清楚,可能存在多种途径,包括抑制

受损神经元的异位放电,逆转NP的异常性疼痛和痛

觉过敏。

◆缓解PHN的异常痛、烧灼痛疗效显著。

◆用量与用法:200mg-600mg,口服,tid,最大剂

量范围3600mg/d。

◆PHN的一线药物

◆副作用:嗜睡,眩晕,无力

;;3.局部治疗

5%利多卡因贴剂。缓解异常痛疗效显著。机制:可能是阻滞神经元钠通道。

盐酸可乐定油膏。

前列腺素E1凡士林油膏。

阿司匹林+乙醚(或氯仿)。

辣椒素。;神经阻滞疗法

⑴NB疗法有一定效果。疼痛三个月以上者疗效差。

⑵皮损区浸润疗效肯定。

⑶椎旁阻滞或椎间孔注射疗效显著。

⑷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有效;PHN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状态,治疗很困难,

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个体化治疗,

即综合治疗,包括心理学和行为学治疗;临床上证实

阿片类

三环抗抑郁药物

抗惊厥药物加巴喷叮

可减轻疼痛的程度和缩短病期;目前治疗PHN的一线药物

加巴喷叮+5%利多卡因贴剂

+

神经阻滞疗法

最佳治疗方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