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锅炉运行中如果发现炉膛灭火,紧急停炉。
6、锅炉正常运行中,发现锅炉燃烧不稳定立即投油助燃。
7、锅炉灭火后,未经锅炉通风严禁投入油枪运行。
8、确认锅炉已经灭火,MFT未动作时,紧急停炉,并检查确认两台一次风机、4台磨煤机、16只油枪已停止运行。
9、锅炉跳闸或正常停运后要立即进行炉膛通风吹扫,并及时关闭锅炉供、回油手动总门,防止油枪向炉内泄漏燃油。
10、锅炉停炉后禁止向炉膛内吹扫油枪和磨煤机排煤粉。
第6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锅炉炉膛灭火原因分析:(1)锅炉负荷过低,运行人员燃烧调整不当。(2)燃煤煤质突然变化,挥发分过低。(3)燃油质量差,大量带水或燃油中断。(4)给煤机、磨煤机或给粉机故障跳闸,断煤、堵煤、堵粉等。(5)锅炉保护或联锁动作跳闸。(6)运行中辅机故障或电源中断。(7)一次风压变化大或一次风管堵塞。(8)二次风控制系统失灵,运行操作不当造成炉膛负压波动大或过剩空气系数过大。(9)锅炉炉膛结渣塌焦;炉膛漏风严重导致炉膛温度过低;水冷壁爆管;炉膛吹灰不当等。第7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分析:运行强行操作造成炉膛放炮【简述】1996年1月6日,某发电厂#1机组由于汽动给水泵故障导致锅炉灭火,恢复过程中,由于运行人员违章操作,发生了灭火放炮事故。【事故经过】1996年1月6日,#1机组负荷180MW,吸、送、一次风机双套运行,#1-4制粉系统运行,总给煤量90T/H,汽泵运行,电泵因故障失去备用。21时,汽泵低调门大幅摆动,并迅速关至零位,汽泵转速急剧下降,运行人员手动打闸,停止汽泵运行,失去全部给水泵保护动作,炉MFT。但此时#1一次风机未掉,#1-4制粉系统未掉,立即手动切除制粉系统,并在盘上停#1一次风机,但停不掉(没有采取其它措施),然后进行炉膛吹扫。21时05分,盘上复位MFT未成功,随后在保护柜内强制复位MFT、OFT,调整炉膛负压,运行人员在AFS-1000系统画面上看到MFT、OFT已复位,远方投入A层四只油枪,并从CRT画面上看有火焰信号显示,工业电视看不到火焰。21时06分,运行人员启动#2一次风机并调整一次风压至8000Pa左右,依次启#1.#2.#3磨煤机、给煤机。21时10分,三台给煤机的给煤率分别为25T/H、20T/H、18T/H,这时听到室外有爆鸣声,发现炉膛压力表正压到头(表计量程±3200Pa),锅炉正压保护动作,炉MFT。检查发现炉膛放炮。经处理#1机组于1月23日3时15分并网。第8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事故原因】1、运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求快图省事的心理在作怪,是这次事故的思想基础。锅炉MFT动作后,#1一次风机未掉,#1-4制粉系统未掉,说明灭火保护装置本身或电气回路存在缺陷,在未查明原因,未消除故障的情况下,急于点火,在保护柜内强制复位MFT、OFT,对强行复位启动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预计不足。盘上MFT复不了位,说明复位条件不满足,仍存在不安全因素,这个不安全因素不消除,对以后的安全启动是有很大威胁的。因一次风机未掉,MFT不能复位,说明灭火保护装置起到了安全把关作用,但被运行人员的强行复位给抹杀了。
2、运行分析、仪表分析做的不够。当远方投入四只油枪后,未有从炉膛负压、燃油压力、油量变化及其他参数来分析判断是否点着火,而仅从CRT画面上有火焰信号显示来判断。
3、专业知识培训不够,缺乏相应的热工知识。对锅炉放炮的机理了解不清。对热工AFS系统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4、锅炉灭火保护动作后,#1一次风机未掉,未采取其他措施,运行中的#1一次风机将制粉系统中的余粉吹入炉膛;从保护柜内强制复位MFT、OFT后,未有检查燃油速断阀是否开启,油压是否正常,便远方点四只油枪,但油枪未被点着;随后启动#2一次风机并调整一次风压至8000Pa左右,在较短时间内投入三组制粉系统,并大量给煤,使炉膛内积存大量的煤粉并达到较高浓度,熄火后炉膛内有一定温度,加之燃油速断阀不严,使煤粉发生爆燃。是这次灭火放炮的机理。
5、设备缺陷管理不到位;重要保护定期传动试验制度执行不力,不能保证重要保护正确动作,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A:二十五项反措规定100MW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应装设锅炉灭火保护装置。强调加强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B:锅炉MFT以后,“#1一次风机未掉,#1-4制粉系统未掉。”说明机组虽然装有灭火保护,但由于管理与维护不到位,没有起到保护作用,没有立即自动切断制粉系统。C:燃油速断阀不严,关闭后有漏流,给运行人员造成“点火成功”的错误判断,致使盲目的投入燃料造成炉膛放炮,是事故的间接原因。D:MFT因AFS—1000系统输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