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可能世界语义学中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探究:困境与出路.docx
文件大小:35.22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9-25
总字数:约2.8万字
文档摘要
可能世界语义学中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探究:困境与出路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当代哲学与逻辑领域,可能世界语义学已成为探讨模态逻辑、语言哲学以及形而上学问题的重要理论框架。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中叶,是模态逻辑模型论的核心内容。其发展历程与模态逻辑的兴起紧密相连,随着对模态概念(如必然性、可能性等)研究的深入,逻辑学家们为了给模态逻辑提供更为严谨的语义解释,引入了可能世界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方式丰富多样,只要不包含逻辑矛盾的事物组合,都能构成可能世界。众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不断钻研,使可能世界语义学得以逐步完善,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