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过秦论句子翻译考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3.8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9-25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过秦论句子翻译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中“囊括”意思是()

A.用口袋装B.包容C.概括D.全部包罗

2.“内立法度,务耕织”中“务”的意思是()

A.事务B.务必C.从事,致力于D.服务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中“亡”的意思是()

A.逃跑B.灭亡C.丢失D.通“无”

4.“追亡逐北”中“北”指的是()

A.北方B.败逃的军队C.姓氏D.背部

5.“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中“因”的意思是()

A.因为B.凭借C.沿袭D.于是

6.“奋六世之余烈”中“奋”的意思是()

A.振奋B.发扬C.奋斗D.举起

7.“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策”的意思是()

A.策略B.鞭子C.计策D.策划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作难”意思是()

A.发难,起义B.为难C.制造困难D.发生灾难

9.“铸以为金人十二”中“以为”意思是()

A.认为B.以(之)为C.用来作为D.可以作为

10.“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信”的意思是()

A.相信B.诚信C.可靠的D.信物

答案:1.D2.C3.C4.B5.B6.B7.B8.A9.B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之”用作助词的有()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B.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C.奋六世之余烈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下列句子中,“而”表示顺承关系的有()

A.振长策而御宇内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3.以下对“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理解正确的有()

A.运用排比手法B.形象地写出秦的野心

C.突出秦统一天下的宏伟志向D.只是单纯描写秦的军事力量强大

4.下列词语中,与“逡巡而不敢进”中“逡巡”意思相近的有()

A.徘徊B.犹豫C.踌躇D.彷徨

5.下列句子中“会盟”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有()

A.诸侯间聚会结盟B.商量对策C.共同对抗秦国D.友好往来

6.以下哪些是《过秦论》中提到的战国四公子()

A.孟尝君B.平原君C.信陵君D.春申君

7.下列句子中“因”的意思为“凭借”的有()

A.因利乘便,宰割天下B.蒙故业,因遗策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D.因击沛公于坐

8.下列对“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理解正确的有()

A.描写起义军武器简陋B.体现起义的仓促

C.说明起义缺乏准备D.表现起义军的勇猛

9.以下属于《过秦论》中秦国主要对手的有()

A.齐B.楚C.燕D.赵

10.下列句子中“却”意思为“击退”的有()

A.却匈奴七百余里B.王者不却众庶

C.相如因持璧却立D.李牧连却之

答案:1.CD2.AC3.ABC4.ABCD5.ABC6.ABCD7.AC8.ABC9.ABCD10.A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拱手”是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2.“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

3.“金城千里”中“金城”是金属铸造的城墙。()

4.“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5.“孝公既没”中“没”通“殁”,死的意思。()

6.“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爱”是喜爱的意思。()

7.“合从缔交”中“从”通“纵”,指合纵的策略。()

8.“赵奢之伦制其兵”中“制”是制造的意思。()

9.“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中“瓮牖绳枢”形容家境贫穷。()

10.“序八州而朝同列”中“序”是排列座次,这里是统治的意思。()

答案:1.√2.√3.×(坚固的城墙)4.√5.√6.×(吝惜)7.√8.×(统领、统帅)9.√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翻译“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答案: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君主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