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药学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PAGE/NUMPAGES
药学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作风,独立工作能力。
2.学习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及研究准备更好的条件。
3.培养学生爱护国家财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验的总要求
1.按教研室予先公布的实验进度表,了解各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并认真做好预习。弄清各步骤的意义,避免教条或机械式做实验。未预习者不得进实验室。
2.进行实验不仅要求结果良好,而且要求敏捷高效。一切步骤都按正规操作方法进行;样品及试剂勿过量取用;注意力集中,避免差错。
3.实验中观察要仔细,记录要详尽、及时及客观。无论实验成功及失败,都应直接记录在实验报告本中,不得于实验后追记。对于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其原因。
4.实验室是集体学习及工作的场所,实验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及思考。
5.注意保持实验室内的整洁。实验用器具、试剂等应排列整齐有序。实验时切勿将试剂、标本溅洒于实验台面、地面及衣物上,如果有溅出应及时处理。实验后应清洗用过的仪器及清理自己的实验场所。实验所用的器材、设备不得随意乱动。实验室内的一切器材物品严禁携出。
6.实验时使用水、电、火、易燃易爆试剂、化学毒剂及传染标本等应注意安全,防止燃烧或爆炸,防止中毒等事故之发生。
7.对师长尊敬,对同学要团结友爱。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者应该重视。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讨论或小结。实验记录应包括随做随记的原始记录。书写实验报告要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书写工整的实验报告,是尊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
一般玻璃仪器用肥皂或去污粉以毛刷洗涤即足以满足要求,洗后应将肥皂或去污粉仔细冲掉,将水倾去后,器壁不挂水珠,视为合格。铬酸洗液仅用于毛刷不能洗净的仪器,切勿滥用普通玻璃仪器之洗涤。使用铬酸洗液时,仪器应干燥;过多的水份将使洗液迅速失效。用过之铬酸洗液须加以保存以反复使用,直至为绿色后方可舍弃;其舍弃法及浓硫酸液相同。用洗液浸洗过的玻璃仪器,应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清洗时,宜采用“少量多次”原则以节约蒸馏水,同时清洗的效率也高。
五、舍弃物的处理
舍弃物必须依照其性质作适当的处理。以免造成实验材料的浪费,损坏水槽及下水管道,或污染实验环境。
1.所有固体舍弃物(例如用过的滤纸、损坏的软木塞及橡皮物、玻璃渣、火柴梗等)。必须放入废物筒或篓中,切勿丢入水槽中。
2.废硫酸或洗液,应先倾入大量水中,再倒入水槽中,并以大量水冲走。
3.实验完成后的沉淀或混合物,若含有可提取或收回的贵重物品者,不可随意舍弃,应放入教师指定的回收器中。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原理:
有色溶液颜色的深浅及其中呈色物质的含量成正比关系。在定量分析中,利用比较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深浅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比色法。被测物质中,有的本身就是有色物质,但多数被测物质本身无色或颜色很浅,须加入某些化学试剂使测物质及之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线以后,通过或反射出某种颜色的结果。当一定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该物质的溶液时,该物质都能有一定程度的吸光作用,单位体积内的溶液中该物质的质点数越多,对光线吸收越多。利用物质对一定波长光线吸收的程度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依据Lambert-Beer定律。设一束单色光I0射入溶液,由于部分光线被溶液吸收,通过的光线为It,则It/I0之比为透光度,若透光度T(%)。则
T=It/I0×100%(1)
透光度(T)的倒数(1/T)反映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在实际应用时,取(1/T)的对数值,做为吸光度用A表示,即:
A=Lg(1/T)=-LgT(2)
吸收度(A)又称消光度(E)或光密度(OD)。
根据Lambert-Beer定律推导,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无散射现象的溶液时,在单色光强度、溶液温度等条件不变条件下,溶液对光的吸收度(A)及溶液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即:
A=KCL(3)
在实际比色时,标准溶液及被测溶液使用相同的比色杯,即液层厚度(L)相同。K为常数。测定同一种物质时,K标=K测。所以,将比简化为仅是溶液对光吸收度(A)及其浓度(C)之间的关系。即溶液的浓度越大,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