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农业气象题库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3.7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9-26
总字数:约2.68千字
文档摘要

农业气象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主要发生在可见光区的是()

A.吸收作用B.散射作用C.反射作用D.折射作用

答案:A

2.气温的日变化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中午12时B.午后2时左右C.傍晚6时左右D.子夜

答案:B

3.季风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地形的影响D.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A

4.下列气象要素中,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风

答案:C

5.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在()

A.中午12时B.午后2时左右C.傍晚6时左右D.子夜

答案:B

6.霜冻多出现在()

A.晴朗的夜晚B.多云的夜晚C.阴雨的夜晚D.大风的夜晚

答案:A

7.下列天气系统中,能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系统B.低压系统C.反气旋D.气旋

答案:B、D

8.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有()

A.喷灌B.滴灌C.漫灌D.沟灌

答案:A、B、D

9.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进行。

A.白天B.夜间C.全天D.不确定

答案:A

10.我国的农业气候区划分为()个一级区。

A.7B.8C.9D.10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因素有()

A.地面性质B.纬度C.季节D.海拔高度

答案:A、B、C、D

2.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

A.干旱B.洪涝C.台风D.寒潮

答案:A、B、C、D

3.气象因子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影响光合作用B.影响蒸腾作用C.影响养分吸收D.影响根系生长

答案:A、B、C、D

4.农业气象观测的内容包括()

A.气温B.降水C.光照D.风

答案:A、B、C、D

5.农田小气候的特点有()

A.气温日较差大B.湿度大C.风速小D.光照弱

答案:A、C、D

6.农业气象预报的方法有()

A.经验预报法B.统计预报法C.数值预报法D.天气学预报法

答案:A、B、C、D

7.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有()

A.工程措施B.生物措施C.农艺措施D.气象措施

答案:A、B、C、D

8.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因素有()

A.土壤性质B.天气条件C.植被覆盖D.地形地势

答案:A、B、C、D

9.植物对气象条件的适应性表现为()

A.形态适应性B.生理适应性C.生态适应性D.遗传适应性

答案:A、B、C、D

10.我国主要的农业气候类型有()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答案:错误

2.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正确

3.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错误

4.降水的年际变化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

答案:错误

5.土壤温度的变化比气温的变化慢。()

答案:正确

6.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低温冻害。()

答案:正确

7.高压系统控制下天气晴朗,低压系统控制下天气阴雨。()

答案:正确

8.喷灌是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能节约用水。()

答案:正确

9.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夜间停止。()

答案:错误

10.我国的农业气候区划是根据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特点划分的。()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简述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汽等组成。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氧气是生物呼吸所必需的;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调节地球表面温度;水汽能形成云、雨等天气现象,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2.解释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午后2时左右最高,日出前后最低,原因是地面辐射的热量收支变化。年变化规律是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影响。

3.说明农业生产中如何利用气象条件。

可以根据不同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如喜温作物在温暖季节种植;利用光照进行合理的间作套种;根据降水情况进行灌溉和排水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善农田小气候,如覆盖地膜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简述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危害。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干旱会导致农作物缺水,影响生长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