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的本质特征是()
A.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B.生产粮食
C.种植农作物
D.饲养家畜
答案:A
2.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
B.大豆
C.甘蔗
D.烟草
答案:B
3.土壤肥力的四大要素是()
A.水、肥、气、热
B.氮、磷、钾、有机质
C.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D.微生物、土壤结构、酸碱度、养分
答案:A
4.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
A.最低温度
B.最高温度
C.最适温度
D.临界温度
答案:C
5.合理施肥的原则不包括()
A.看天施肥
B.看地施肥
C.看苗施肥
D.看肥施肥
答案:D
6.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是()
A.喷灌
B.滴灌
C.漫灌
D.沟灌
答案:A、B、D
7.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农业防治
B.化学防治
C.生物防治
D.物理防治
答案:无(以上都是基本方法)
8.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农业机械化
B.农业化学化
C.农业产业化
D.农业水利化
答案:无(以上都是主要内容)
9.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产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A、B、C
10.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保护生态环境
B.提高农业产量
C.增加农民收入
D.推广农业技术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综合性
答案:A、B、C、D
2.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包括()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空气
答案:A、B、C、D
3.作物的生长过程包括()
A.种子萌发
B.营养生长
C.生殖生长
D.成熟收获
答案:A、B、C
4.合理施肥的依据包括()
A.土壤条件
B.作物特性
C.气候条件
D.肥料特性
答案:A、B、C、D
5.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包括()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减轻劳动强度
C.保证作业质量
D.促进农业现代化
答案:A、B、C、D
6.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包括()
A.农业防治
B.化学防治
C.生物防治
D.物理防治
答案:A、B、C、D
7.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包括()
A.公司+基地+农户
B.专业市场+农户
C.合作经济组织+农户
D.龙头企业+农户
答案:A、B、C、D
8.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A.棉花
B.大豆
C.甘蔗
D.烟草
答案:A、C、D
9.农业资源包括()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气候资源
D.生物资源
答案:A、B、C、D
10.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
A.开放性
B.稳定性
C.自我调节性
D.多样性
答案:A、C、D
三、判断题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答案:正确
2.土壤肥力越高,作物产量就越高。()
答案:错误
3.作物的生长发育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答案:错误
4.合理施肥就是多施化肥。()
答案:错误
5.农业机械化可以替代所有的农业劳动。()
答案:错误
6.植物病虫害防治应以化学防治为主。()
答案:错误
7.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答案:正确
8.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依靠进口。()
答案:错误
9.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答案:错误
10.农业资源是无限的,可以随意开发利用。()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
1.简述农业的分类。
农业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种植业是栽培农作物的生产部门;畜牧业是饲养家畜和家禽的生产部门;林业是培育和保护森林以获取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部门;渔业是捕捞和养殖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副业是农业生产单位及其成员从事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以外的生产活动。
2.土壤的改良措施有哪些?
土壤的改良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合理轮作,调节土壤肥力;客土改良,改善土壤质地;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深耕改土,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等。
3.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生殖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结实、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作物的一生。
4.合理灌溉的原则有哪些?
合理灌溉的原则包括根据作物需水规律灌溉,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不同;根据土壤墒情灌溉,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含量;根据气候条件灌溉,干旱时多灌溉,多雨时少灌溉等。
五、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