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五章有机光电材料.ppt
文件大小:16 MB
总页数:74 页
更新时间:2025-09-26
总字数:约9.14千字
文档摘要

第29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喹吖啶酮类绿光材料③具有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绿光材料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咔唑衍生物绿色发光材料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80oC,发射峰值在535?551nm范围。第30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④其他有机小分子绿光材料有机硅、含喹喔环化合物、六苯并苯、咪唑酮、噻吩咯和萘酰亚胺等。第31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有机小分子红光材料红色发光材料要求其发射峰值大于610nm,色坐标为(0.64,0.36)。相对于而言,红色发光材料的进展明显落后,主要原因有:(1)对应于红光发射的跃迁都是能隙较小的跃迁,激发态染料分子的非辐射失活较为有效,这为红光材料的设计增加了困难;(2)在红光材料体系中,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或者具有强的电荷转移特性,导致明显的浓度淬灭,使许多红色染料固态薄膜发光极弱,甚至不发光;(3)为避免浓度淬火现象的产生,在制备器件时多数采用的掺杂技术虽然解决了器件制备的问题,但也带来其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如主客体材料之问的能量匹配、相分离、载流子传输不平衡等。第八次课第32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DCM系列掺杂红光材料Alq3中DCM掺杂浓度提高,光谱逐渐红移;当DCM掺杂浓度为0.5%时具有最佳的光致发光效率。但DCM在最佳掺杂浓度(0.5%)的情况下,其发射峰值在波长为595nm处,发光颜色偏黄。第33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CJ有一个环状胺基给电子基团,增加了分子的刚性,使发光波长红移20?30nm。器件的性能更好,但DCJ染料也存在浓度淬灭现象,OLED效率降低。与DCJ相比,DCJT在C-1和C-6位置引入了4个甲基,增加了空问位阻,减少了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好地避免了浓度淬灭。DCJTB的光谱随着浓度变化而变化,峰值在610?640nm。掺杂浓度达到2%,荧光强度只下降20%。将DCJTB掺杂在Alq3中,比用DCJT的流明效率和色度都好,在亮度400cd/m2下,器件寿命超过5000h。第34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辅助掺杂”类红光材料红荧烯的能级在Alq3主体与DCJ之间,可以充分利用Alq3-红荧烯-DCJ之间的Forster共振能量转移,来构建OLED。喹吖啶酮(QAD)也可用作辅助掺杂剂来构建红色OLED。第35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③其他DCM衍生物掺杂红光材料迄今为止,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化合物的DCM系列染料仍然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红色发光材料。在研究DCJTB和DCJTI之后,人们不断对DCM进行化学修饰,合成了一系列结构不同的DCM系列衍生物。a.非对称的D-π-A结构:围绕着DCM红光材料的色纯度和自淬灭等问题,不断合成出新受体和新材料。目前报道的二腈基吡喃类受体已有7种。第36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HRO1CHRO2和CHRO3发射波长比DCJTB红移了20~30nm。CHRO3组成的红光EL器件最大亮度为850cd/m2。因为:三苯胺基团的非平面构型,减少了浓度淬灭现象;受体D上的苯环上引入甲基进一步减小分子间的聚集。第37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对称的D-A-D或A-D-A结构:D-A-D型12的给电子能力增强,PL峰红移,荧光效率增加。DADB的荧光量子效率达66%,发射峰值在649nm。以12e为发光层,EL发射峰值位于630nm处,FWHM为71nm的红光。第38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④其他掺杂型红光材料合成具有大共轭体系的稠环化合物也是获得红色发光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将大环化合物掺杂在Alq3主体材料中制作成红色的EL器件。a.共轭稠环发光材料:第39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卟啉类大环红光材料:c.其他掺杂型红光材料:如中性红衍生物等。第40页,共7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⑤主体发光的非掺杂型红光材料使用掺杂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EL器件的性能,但红色染料的掺杂浓度区间对EL器件性能的影响很大,这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同时影响了器件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另一种新的方法是发展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