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教育改革家洪堡就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所发表的两元论语言观,这在20世纪成为探讨课题之一,在可译与不可译上他表现出一种前后矛盾的观点,对翻译坚持了一种辩证立场。认为语言相互之间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因此所有语言又都是可译的,他对于语言与文化及语言与行为密不可分的关系做了分析、对语言相对论的影响以及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了论述。第29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总结:1、一大批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对文学翻译及其有关的理论作了有益探索,起了重大影响;2、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们已经触及到了文学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但是限于历史条件,研究者们大多从翻译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明显的经验主义性质。第30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20世纪被称为“翻译的世纪”,首先是语言学派大发展的时期,文学派也在发展,只是声势和影响不及语言学那么巨大。西方各国翻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学翻译迅速发展,而且翻译内容开始从希腊罗马的古代经典作品转向现当代作家作品。第31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文学翻译事业的繁荣也促进了西方各国文学翻译研究的新发展,许多学者从文学翻译研究的新发展。代表人物:布拉格语言学派的奠基人之一维莱姆·马西修斯、西方译学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罗曼·雅可布逊、波兰翻译理论家泽农·克列曼塞维奇(他认为翻第32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译的任务不在于再现,更不在于反映原作的部件和结构,而在于理解它们的功能,把它们引入到自己的结构中。)尤金·奈达(提出了交际理论,强调了原文与译文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在译文的接受效果中起作用。)第33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对翻译问题提出了一些精辟的见解,值得一提。完全相等于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翻译的。第34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西方译学研究有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对专业文献的翻译甚至口译,似乎倾注了更多关注,对文学翻译的重视远不如苏联、中国,甚至一些东欧国家。代表人物: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这被誉为“英语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译比作绘画,把科技翻第35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只管内容的翻译,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译有相似之处,因为在科技翻译中,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翻译实践,提出了12条:第36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翻译必须译出原作的文字;2)翻译必须译出原作的意思;萨瓦里反对那种字字逐译的方法,主张紧扣原文的忠实的直译。3)译作必须译得读起来像原作;4)译作必须译得读起来像译作;译文首先要符合自己的表达习惯,继续保存原作的风格。5)译作必须反映原作的风格;6)译作必须反映译者的风格;风格即受作者个性的影响,也受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响,译者在选词方面应当自我克制,尽量翻译作者风格。第37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译作必须译得像原作同时代的作品一样;8)译作应该译成与译者同时代的作品一样;基本上应该用译者所生活时代的语言来翻译,为了特殊的翻译例外。9)翻译可以对原作进行增减;10)翻译不可以对原作进行增减;以诗译诗的主张,赞成原文押韵的诗也最好译过来押韵。11)诗必须译成散文;l2)诗必须译成诗。不赞成因韵损文,而对原诗任意增减更改,必要时可以译成现代的散文诗或诗的散文。第38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1959年,著名的语言学家雅各布逊的《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标志着西方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的开始。他对那句著名的“翻译即叛逆”,分析并提出了疑问。第39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20世纪70年代,当代西方文学翻译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英国学者乔治·斯坦纳,他的专著《通天塔—翻译与翻译面面观》是一部有一定特色和较高理论价值的重要文献。他是翻译的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文学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