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页
第一周作业
1写出下列英文简称对应的中文含义
答存取的寄存器个人数字助理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片上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中断服务子程序
2什么是嵌入式系统,有什么特点?
答嵌入式系统: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
特点:嵌入性,内含计算机,专用性
4的实时分委会认为实时操作系统应具备哪些特点?
答1,异步的事件响应2,切换时间和中断延时时间确定3,优先级中断和调度4,抢占式调度5,内存锁定6连续文件7同步
5前后台系统的概念
答对于基于芯片开发来说应用程序一般是一个无限的循环,可称为前后台系统
6非占先式内核和占先式内核工作时有何不同
答1非占先式内核要求每个任务自我放弃的所有权,非占先式调度法耶称作合作型多任务,每个任务彼此合作共享一个,异步事件还是由中断服务来处理,中断服务也可以使一个高优先级的任务由挂起状态变为就绪状态。但中断服务以后,控制权还是回到原来被中断了的那个任务,直到该任务主动放弃的使用权时,高优先级的任务才能获得的使用权。2对于占先式内核,最高优先级的任务一旦就绪,总能得到的控制权。当一个运行着的任务使一个比它优先级高的任务进入了就绪状态,当前任务的使用权就被剥夺了,那个高优先级的任务立刻得到了的控制权。
7名词解释
资源:程序运行时可使用的软,硬件环境。
共享资源:可以被一个以上任务使用的资源
代码临界区:指处理时不可分割的代码,运行这些代码不允许被打断
任务:一个任务也称为一个线程,是一个简单的程序
内核:多任务系统中,内核负责管理各个任务,或者说每个任务分配时间,并且负责任务之间的通信
调度:调度是内核的主要职责之一,调度就是决定该轮到哪个任务运行了。
第二章作业
1内核采用什么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有什么特性?
答内核采用精简指令集计算机()体系结构。
特点1具有大量的通用寄存器
2通过装载,保存结构使用独立的和指令完成数据在寄存器及外部存储器之间的传达,处理器只处理寄存器中的数据,从而可以避免多次访问存储器
3寻址方式非常简单,多有装载、保存的地址只由寄存器内容和指令域决定
4使用统一和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
5每一条数据处理指令都可以同时包含算术逻辑单元的运算和移位处理,以实现对和移位器的最大利用
6地址自动增加和自动减少的寻址方式优化了程序中的循环处理
7指令可以批量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了最大数据吞吐量
8大多数指令时可条件执行的通过条件执行可以减少指令的数目,从而改善程序的执行效率和提高代码密度
27中的T、D、M、I和S的含义是什么?
答T高密度16位指令集扩展D支持片上调试
M64位乘法指令I硬件仿真模块
37的存储器使用什么结构?字、半字和字节有什么关系?
答处理器采用了冯。诺依曼结构,以能被4整除的地址开始连续的4个字节构成1个字,字的数据类型为4个连续字节,从偶数地址开始连续的2个字节称为一个半字,半字的数据类型为2个连续的字节。
47有几级流水线?程序计数器指向流水线中的哪个指令?在状态和状态时,及当前程序执行的位置有何不同?
答3级流水线,3个阶段取指,译码,执行。值总指向正在取值的指令。状态,值=当前程序执行位置+8字节。状态,值=当前程序执行位置+4字节
5状态和状态有何不同?
答指令集为32位(字)长度,具有最完整的功能。指令集为16位(半字)长度,能实现指令集的大部分功能,功能上可认为是指令集的子集,却具有极高的代码密度
6处理器支持的七种模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7的异常模式分几种?各种异常是怎样进入的?
答管理模式,中止模式,未定义模式,中断模式和快速中断模式。
1处理器复位之后进入管理模式,操作系统内核通常处于管理模式
2当处理器访问存储器失败时,进入数据访问中止模式
3当处理器遇到不支持的指令时,进入未定义模式
4中断模式和快速中断模式分别对处理器两种不同级别的中断作出响应
8简述状态及状态下,各种模式实际访问的寄存器.
9什么是堆栈、栈顶、栈底?什么情况下会进行堆栈操作?
答堆栈:是内存中划分出的一段存储空间,用于暂时保存一些数据。
栈顶:通常指堆栈指针指向的存储单元
栈底:堆栈区域中保存第一个堆栈数据的存储单元。
情况:堆栈操作通常会发生在子程序调用,异常发生或者是程序运行过程中寄存器数量不够时。
10链接寄存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1当使用指令调用子程序时,返回地址将自动存入到R14中
2当发生异常中断时,保存异常处理程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