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课件企业清算;【学习目标】;【知识点】;第一节企业清算会计概述;一、企业清算概述;导致企业清算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2.企业合并与兼并
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变化,而出现的兼并、合并等事项均会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应对被合并的企业在财务上进行清算;或一个企业兼并其他的企业,应对被兼并的企业进行清算。;3.企业破产
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因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试行规定,由人民法院宣告破产,对破产企业在人民法院宣告日起破产日内成立清算机构,接受企业并负责对其进行破产处理。;4.其他原因
清算企业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遭受损失,使企业无法经营下去,应进行清算;企业因违法经营,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社会公众利益,被停业撤销,应进行清算。;(二)企业清算的类型;(二)企业清算的种类;(二)企业清算的种类;1.普通清算;2.破产清算;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表21-1所示:;小知识——清算的其他解释;(三)企业清算程序;清算组的职权主要有:;2.清查债务
清算组成立后,应按有关规定时间通知或公告债权人;债权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并提供证明材料和有关债权的说明;清算组要逐笔审核、登记,编制企业债务明细表。;3.清查财产和债权
清算企业的财产,包括宣布清算时企业的财产和清算期间取得的财产(如收回的债权等)。
对在企业宣布经营终止前6个月至终止之日的期间内,在企业宣布经营终止前,按以下情况处理的财产应予以追回,作为清算财产:
(1)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的财产;
(2)非正常压价处理的财产;
(3)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的财产担保;
(4)提前清偿的未到期债务;
(5)放弃的债权。;已经作为担保的财产,相当于债务数额的部分不属于清算财产,超过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部分属于清算财产。租入、借入、代外单位加工和代销的财产,因企业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因此,也不属于清算财产。清算组在对企业财产进行清查的同时,对企业的债权也要认真地清理催收。;4.清偿债务
清算组在全面清算企业财产、债权和债务后,首先应将清算财产用于支付企业清算期间为开展清算工作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对支付清算费用后的剩余财产,应依照下列顺序逐项清偿企业的债务:
(1)支付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等;
(2)缴纳所欠税款;
(3)清偿其他各项无担保债务。
如果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债务,要立即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待法院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将清算事务移交给法院。对宣告破产的企业,当破产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债务时,则在同一顺序内按比例清偿。;5.分配剩余财产
企业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应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应按投资各方的出资比例或企业章程、协议规定的方法进行分配。股份有限公司应按优先股股份面值向优先股股东分配;优先股股东分配后的剩余部分,应按照普通股股东的股份比例分配给普通股股东。如果剩余财产不足全额偿付优先股股本,则按优先股股东股份面值的比例分配。;6.编制清算报告和办理企业注销手续
企业清算结束,清算组应编制清算报告,清算报告经注册会计师验证后,报股东会或企业主管机关,并报企业原注册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同时公告企业终止。;二、企业清算会计的内容;1.进行财产清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
进行财产清查目前可用的作价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
见21-2表所示:;清算财产的作价方法;2.核算和监督清算费用的支付
清算费用包括:清算组人员工资、办公费、公告费、差旅费、诉讼费、审计费、公证费、财产估价费和变卖费等。
3.核算和监督债权的收回和债务的偿还;4.核算和监督企业的清算损益
若为清算净收益,在依法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应视同利润依法缴纳所得税。
清算损益是企业清算过程中发生的清算收益同清算损失和清算费用相抵后的余额。清算过程中的清算收益大于清算损失、清算费用的部分为清算净收益;反之,为清算净损失。;清算收益是企业清算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收益。主要包括:;5.核算和监督剩余财产的分配
6.编制清算会计报表
清算会计报表主要包括:
(1)清算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清算企业在清算报告日的资产、负债和清算净损益的报表;
(2)清算损益表是反映清算企业在清算期间发生的清算损益、损失和费用情况的报表;
(3)债务清偿表是反映清算企业债务偿还情况的报表。;三、企业清算会计的特征;(二)清算会计基础
清算会计的计价基础一般采用现金制,即以可变现价值对资产计价,以法律为依据确认和计量资产、债务和所有者权益。
(三)清算会计的对象
清算会计的对象包括清算企业清算开始时所持有的资产、债务,清算期间发生的收益与损失以及偿还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