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从实践论视角重释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内涵、传承与现代价值.docx
文件大小:39.96 K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9-30
总字数:约2.86万字
文档摘要

从实践论视角重释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内涵、传承与现代价值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动机

王阳明,作为中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其“致良知”学说在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学说不仅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当时社会思潮的深刻回应。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程朱理学占据着思想界的主导地位,然而,其繁琐的格物致知方法逐渐沦为形式主义,学者们往往陷入对经典章句的机械解读,忽视了对内心道德的真切体认,导致道德实践与知识学习相脱节。与此同时,社会秩序面临诸多挑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迷失了道德方向,急需一种能够指引内心、重建道德秩序的思想理论。

“致良知”学说应运而生,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