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江苏大学研究生增量计划
一、背景分析
1.1当前研究生规模及结构分析
(1)江苏大学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截至2023年,我校研究生总数已超过12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比约为70%,博士研究生占比约为30%。在学科专业分布上,我校研究生教育覆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2)在研究生规模方面,我校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2019年至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6000人增长至8000人,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000人增长至1500人。此外,我校还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了大量海外研究生来校学习,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3)在研究生结构方面,我校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在学科专业结构上,我校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如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这些学科的研究生规模和比例逐年上升,为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校还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模式等措施,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目前,江苏大学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注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2)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视野和学术资源。同时,学校还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举办各类学术竞赛、科研项目,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然而,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部分学科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导致教育资源紧张;此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部分导师科研水平和指导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正积极采取措施,以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1.3增量计划制定依据
(1)增量计划的制定依据首先源于国家及地方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要达到200万人。江苏省“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结合江苏大学实际情况,目前在校研究生总数约为12000人,距离国家及地方规划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2)其次,增量计划的制定依据还来自于学校自身发展需要。近年来,江苏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研究生教育规模与学校综合实力发展仍不相匹配。以2019年为例,学校研究生招生人数为8600人,而同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91.7万人,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仅占全国总数的0.94%。此外,学校在国内外排名中,研究生教育指标仍有提升空间。
(3)最后,增量计划的制定还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研判。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高层次人才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在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江苏大学作为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应紧跟国际趋势,加大研究生教育增量,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二、增量计划目标
2.1总体规模目标
(1)江苏大学研究生增量计划的总体规模目标旨在满足国家及地方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结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合理增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苏省“十三五”规划,到2025年,我校研究生教育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000人,博士研究生3000人。这一目标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实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2)在实现总体规模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将遵循“稳步推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具体而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保持适度增长,重点发展应用型、交叉型学科,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适度扩大,重点支持基础学科、前沿学科和特色学科,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优化招生政策,提高招生质量,确保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合理增长。
(3)为确保总体规模目标的实现,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研究生教育宣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