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对腰椎穿刺术的其他反应疾病防治指南解读
一、腰椎穿刺术概述
1.腰椎穿刺术的定义
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在腰椎间隙进行穿刺,获取脑脊液,以检查其颜色、透明度、细胞计数、糖和蛋白质含量等,从而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肿瘤、出血等。该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数百万次腰椎穿刺术进行,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取侧卧位,医生在L3-4或L4-5椎间隙进行穿刺。成功穿刺后,通过注射器抽取脑脊液,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例如,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有感染性脑膜炎的可能;蛋白质含量增高,可能与脑膜炎症、肿瘤、出血等疾病相关。此外,脑脊液中的糖含量降低,可能是细菌性脑膜炎的特征之一。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腰椎穿刺术对许多疾病具有确诊价值。例如,一位患有剧烈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的患者,通过腰椎穿刺术发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糖含量降低,最终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此外,腰椎穿刺术还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脑脊液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头痛,通过腰穿放出一定量的脑脊液,可以缓解头痛症状。总之,腰椎穿刺术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
(1)腰椎穿刺术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其适应症广泛,包括疑似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例如,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首选方法,据统计,超过90%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例通过腰椎穿刺术得以确诊。
(2)腰椎穿刺术也常用于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通过对脑脊液进行检查,可以发现肿瘤标志物、细胞学变化等,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如在一位40岁男性患者中,因头痛、呕吐等症状就诊,通过腰椎穿刺术发现脑脊液中异常细胞,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脑膜瘤。
(3)此外,腰椎穿刺术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脑脊液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头痛。通过腰穿放出一定量的脑脊液,可以缓解头痛症状。据相关研究,约80%的患者在接受腰椎穿刺术治疗后,头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例如,一位患有反复性头痛的女性患者,经过腰椎穿刺术治疗后,头痛频率明显降低。
3.腰椎穿刺术的禁忌症
(1)腰椎穿刺术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但仍存在一些禁忌症。首先,患者若处于急性感染期,尤其是发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全身性感染时,应避免进行腰穿。这是因为感染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至脑脊液,增加手术风险。例如,一位患有严重肺炎的患者,因体温持续升高,医生在评估其病情时,明确指出腰穿为禁忌,以防止感染扩散。
(2)另一方面,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腰椎穿刺术也是相对禁忌的。这是因为腰穿可能导致脑脊液外漏,进而引发脑脊液动力学改变,严重时可能引起脑水肿或脑疝。据一项研究表明,约15%的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其中约5%的患者因脑脊液漏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一位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腰椎穿刺术前,医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出血风险评估,并决定暂缓手术。
(3)此外,对于有脊柱畸形、脊柱感染、脊柱肿瘤等患者,腰椎穿刺术同样存在禁忌。脊柱畸形可能导致穿刺路径异常,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脊柱感染或肿瘤则可能使手术区域感染风险增加。例如,一位患有脊柱结核的患者,由于感染区域广泛,医生在评估其病情后,决定不进行腰椎穿刺术,以免加重感染。此外,腰椎穿刺术还可能对孕妇造成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妊娠早期,手术可能引起早产或流产,因此孕妇在进行腰穿前应充分评估风险。
二、腰椎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
1.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
(1)脑脊液漏是腰椎穿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预防措施至关重要。首先,术者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环境、器械和操作者的手部清洁。据一项研究表明,无菌操作不严格的手术,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可高达10%。例如,在一家医疗机构,通过对腰穿手术的无菌操作进行标准化培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从5%降至1%。
(2)在穿刺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也非常关键。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脊柱解剖结构,避免在脊柱弯曲或异常区域进行穿刺。研究表明,正确的穿刺点选择可以显著降低脑脊液漏的风险。如在一位脊柱侧弯的患者中,由于穿刺点选择不当,导致术后脑脊液漏,经过重新评估和调整穿刺点,最终成功避免了脑脊液漏的发生。
(3)手术结束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至少4-6小时,以减少脑脊液压力,防止脑脊液漏。此外,医生应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和重体力劳动,以降低腹压,减少脑脊液漏的风险。据一项临床观察,术后保持平卧位的患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较未保持平卧位者低约30%。例如,一位术后患者因未遵守卧床休息的建议,导致术后第2天出现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