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毒物与职业中毒刺激性窒息性气体.ppt
文件大小:6.14 MB
总页数:81 页
更新时间:2025-10-03
总字数:约8.2千字
文档摘要

毒物与职业中毒刺激性窒息性气体演示文稿第一页,共八十一页。

毒物与职业中毒刺激性窒息性气体第二页,共八十一页。

一、概念(1)刺激性气体(irritantgases):是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此类气体多具有腐蚀性。常因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容器、管道等设备被腐蚀而发生跑、冒、滴、漏而污染作业环境。第三页,共八十一页。

一、概念(2)酸(无机、有机酸);氮氧化物氯及其化合物;硫的化合物成碱氢化物(氨);强氧化剂(臭氧)酯类;金属化合物醛类;氟代烃类及其它。第四页,共八十一页。

第五页,共八十一页。

第六页,共八十一页。

第七页,共八十一页。

二、毒理刺激性气体通常以局部损害为主,其作用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病变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毒物的浓度、吸收速率和作用时间。病变部位与毒物的水溶性有关。第八页,共八十一页。

三、毒作用表现(1)1.急性刺激作用: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喉痉挛和水肿第九页,共八十一页。

三、毒作用表现(2)2.中毒性肺水肿(toxicpulmonaryedema):是指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液体过多积聚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刺激性气体所致的最严重的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常见的急症之一。第十页,共八十一页。

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刺激性毒物的毒性、水溶性、浓度、作用时间及机体的应激能力。常见的易引起肺水肿的刺激性气体:光气、二氧化氮、氨、氯、臭氧、硫酸二甲酯、羰基镍、氧化镉、溴甲烷、氯化苦、甲醛、丙烯醛等。三、毒作用表现(3)COCl,又名氧氯化碳、碳酰氯、氯代甲酰氯第十一页,共八十一页。

中央型肺水肿弥漫型肺水肿第十二页,共八十一页。

中毒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期①刺激期:呼吸道炎或合并有支气管肺炎。②潜伏期(诱导期):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相对稳定,但潜在的肺部病变仍在发展,实属“假象期”。三、毒作用表现(9)第十三页,共八十一页。

③肺水肿期:症状突然加剧,剧烈咳嗽、胸闷、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低氧血症、肺透光度降低,可发展成ARDS。④恢复期:如无并发症,经正确治疗,肺水肿可在2~3天内得到控制,7~11天基本恢复。三、毒作用表现(10)第十四页,共八十一页。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肺水肿的一种类型,是刺激性气体、创伤、休克、烧伤、感染等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的以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三、毒作用表现(11)第十五页,共八十一页。

临床分为四个阶段:①原发疾病症状;②原发病后24~48h,出现呼吸急促紫绀;③出现呼吸窘迫,肺部水泡音,X线胸片有散在浸润阴影;④呼吸窘迫加重,出现神志障碍,胸部X线有广泛毛玻璃样融合浸润阴影。三、毒作用表现(13)第十六页,共八十一页。

4.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慢性结膜炎、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及牙齿酸蚀症;同时常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等全身症状;急性氯气中度后可遗留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有的刺激性气体还具有致敏作用。三、毒作用表现(14)第十七页,共八十一页。

四、诊断(1)诊断原则: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的职业史,较快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或)肝、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排除其它疾病。第十八页,共八十一页。

分级标准(1)轻度中毒: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或支气管周围炎,(2)中度中毒: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急性支气管肺炎;②急性间质性肺水肿;③急性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四、诊断(2)第十九页,共八十一页。

(3)重度中毒: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泡性肺水肿;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③窒息;④并发严重气胸、纵隔气肿或严重心肌损害;⑤猝死。四、诊断(3)第二十页,共八十一页。

五、防治原则(1)预防措施:刺激性气体中毒大部分因意外事故所致。因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发生应是预防工作的重点。(1)卫生技术措施;(2)个人防护措施;(3)保健措施;(4)环境监测措施。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一页。

处理原则:积极防治肺水肿和ARDS是抢救的关键。(1)现场处理(2)治疗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和维持通气功能;合理氧疗;对症治疗。(3)其它处理五、防治原则(2)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一页。

氯气(chlorine,Cl2)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一页。

一、理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