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1陶瓷(táocí)生产基础知识及标准第一页,共20页。
什么(shénme)是陶瓷?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熔剂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fěnsuì)、成型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第1页/共19页第二页,共20页。
陶和瓷有何区别(qūbié)?区别在于吸水率。吸水率小于0.5%为瓷,大于10%为陶,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陶器是用可塑性较好的粘土(或加入不同的参和料),经过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器物.他的烧成温度一般(yībān)在800℃–1000℃左右。瓷器以瓷土(瓷石)为原料,成形,干燥和施釉后,经1300℃左右的高温烧成。外观质地硬致密,表面光洁,敲击时声音清亮,且不吸水。第2页/共19页第三页,共20页。
日常(rìcháng)中哪些砖是瓷质的?哪些是陶质的?我们常见各种抛光砖、大部分卫生洁具是瓷质的,吸水率E≤0.5%;仿古砖、小地砖、水晶砖、耐磨砖、亚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cízhuān),吸水率0.5%E≤10%;瓷片、饰面瓦、琉璃制品等一般都是陶质的,吸水率E10%。第3页/共19页第四页,共20页。
什么(shénme)是吸水率?吸水率是陶瓷制品中的气孔(qìkǒng)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第4页/共19页第五页,共20页。
陶瓷(táocí)墙地砖是如何分类的?按用途分为内墙砖、外墙砖和地砖。按材质分为:瓷质砖——透光性好,断面细腻呈贝壳状;半瓷质砖——透光性差,机械(jīxiè)强度高,断面呈石状;陶质砖——不透光,机械(jīxiè)强度较低,断面粗糙;按成型方法分为干压法、可塑法、注浆法。第5页/共19页第六页,共20页。
抛光砖和玻化石(huàshí)有何不同?抛光砖在市场上有多种叫法,如刨光砖、通体砖、玻化砖、完全玻化石(huàshí)等,玻化石(huàshí)也就是抛光砖,市场上的通俗叫法,专业叫法为“瓷质抛光砖”。第6页/共19页第七页,共20页。
生产(shēngchǎn)工艺流程混料→球磨→陈腐(chénfǔ)→造粒→成型→干燥→施釉印花→烧成→倒角磨边→抛光→检验→包装→成品第7页/共19页第八页,共20页。
陶瓷(táocí)墙地砖的分类
按成型(chéngxíng)方法分:(1)、:麦当劳砖(劈开砖)、西瓦、琉璃瓦;(2)、:现今的墙地砖;(3)、湿压砖、辊压砖、浇注砖。干压砖挤压砖第8页/共19页第九页,共20页。
陶瓷(táocí)墙地砖的分类按材质(cáizhì)分:(1)、玻化砖(瓷质砖):用于建筑物墙面、地面起装饰作用的吸水率≤0.5%的无釉砖适用标准:(2)、炻瓷砖:0.5%-3%适用标准:(3)、细炻砖:3%-6%适用标准:(4)、炻质砖:6%-10%适用标准:(5)、陶瓷砖:>10%适用标准:GB/T4100.1-1999GB/T4100.2-1999GB/T4100.3-1999GB/T4100.4-1999GB/T4100.5-1999第9页/共19页第十页,共20页。
玻化砖技术标准GB/T4100.1-1999的关键要求:1、外观(wàiguān)尺寸:包括尺寸、尺寸、尺寸、尺寸;2、尺寸偏差:、、3、尺寸偏差:工作尺寸实际尺寸的差值边直度直角度平整度名义工作实际厚度第10页/共19页第十一页,共20页。
玻化砖技术标准(除了(chúle)不同规格产品有各自要求之外,针对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三项指标,国标原则≤0.2%,且最大偏差绝对值≤2.0mm)对角线两条对角线的高度翘曲度=第11页/共19页第十二页,共20页。
玻化砖技术标准外观(wàiguān)标准:缺陷标准(视觉标准)也称表面质量缺陷标准,国标表述为“至少有的砖在距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明显缺陷”。95%0.8第12页/共19页第十三页,共20页。
玻化砖技术标准物理性能:抗热振性、抗釉裂性(釉)、抗冻性、(抛)、(坯)抗冲击性、热膨胀性、小色差(sèchā)、防滑性、断裂模数、吸水率、破坏强度、光泽度耐磨性放射性第13页/共19页第十四页,共20页。
玻化砖技术标准问题:在GB/T4100.1—1999标准中有关抛光砖的几个(jǐɡè)主要指标的具体要求?1、2、3、4、陶和瓷的区别?吸水率破坏强度断裂模数光泽度第14页/共19页第十五页,共20页。
简一内控标准与国际及上游(shàngyóu)企业的对比分析检验项目单位欧洲标准国家标准内控标准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