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清代选官制度.ppt
文件大小:13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10-02
总字数:约1.37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时期,唐宋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达到了极其完善、极其严密的地步。常科和制科:(1)常科:秀才、俊士、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以进士为最重。“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2)制科: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等,清: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明清时代,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第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童试:科举考试的准备阶段儒童或童生——童试——生员(秀才),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县试:每年的二月举行。联保、认保:保证考生身家清白,非倡优皂隶子孙,未居父母丧,系本县籍贯。发案、县案首。府试:四月举行。派保。第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童试:科举考试的准备阶段院试:省一级的地方考试,也是录取生员入学的考试。由学政主持。考试地点在贡院或考棚。院试考试分为两场,第一场为正场,第二场为复试。考中为秀才。进入府、州、县学。入泮或采芹,生员分三等,即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岁试、科试。录科、录遗、大收第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乡试(“秋闱”)三年举行一次,于子、卯、午、酉年八月八月初八日至十六日举行,(正科、恩科)贡院:考棚、“棘闱”内帘和外帘乡试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前五名称为五经魁。正榜和副榜第5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举人做官有三种途径:拣选:知县、教职(教授、学正、教谕,训导为副)大挑:截取:第6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会试(“春闱”、“礼闱”)辰、戌、丑、未年二月举行,京师,由礼部主持。主考:大总裁,从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及侍郎、内阁学士中选任,由皇帝钦命。同考官18人,按五经分房阅卷,又称“十八房同考”。“杏榜”、“探杏”,考中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商衍鎏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统计,清代共举行会试112科,共录取进士26391人,平均每科录取236人。第7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贡士的复查和复试。殿试日期:会试发榜之后殿试地点:清初在天安门外,1658年改在太和殿,1789后改在保和殿殿试。殿试取中者称为进士,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都称为传胪,“恩荣宴”,“琼林宴”,并由朝廷赐给银两、彩花、衣服,并由工部给银建题名碑。第8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5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6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