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讲20世纪30年代诗歌风格代表作品意象解析(讲义)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1.2 M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10-03
总字数:约3.5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讲:20世纪30年代诗歌风格+代表作品+意象解析(讲义)内容导航

内容导航

20世纪30年代诗歌风格

20世纪30年代诗歌风格

1932年,艾青因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被捕,这使他对当时的黑暗现实有了更痛切的认识。他在诗中描写异国的都市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渴盼光明社会的到来。经过这些创作,艾青自由体诗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逐渐成型。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诗歌风格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风格凝重、深厚、大气,感情真挚浓烈,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以“土地”和“太阳”为主要意象。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

创作背景:1933年,艾